作为乒乓球老司机,来谈谈这个问题。 直板和横板的区分主要是通过击球时握拍手形不同来区分的(还有一些非本质的区别我放在文末了)。所谓「直板」就是击球时手指自然伸直;而横板是击球时手指自然弯曲。

作为乒乓球老司机,来谈谈这个问题。 直板和横板的区分主要是通过击球时握拍手形不同来区分的(还有一些非本质的区别我放在文末了)。所谓「直板」就是击球时手指自然伸直;而横板是击球时手指自然弯曲。
乒乓球项目参加世青赛的最低年龄是15岁,也就是U15组的比赛 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是由国际乒联主办的一项国际性青年乒乓球赛事,每年举行一次。从1982年开始举办,每两年进行一次单循环赛制。参赛球员必须是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运动员。
先放成绩,20年乒乓球爱好者的经验之谈(我本球龄23年)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打球的; 从有记忆起,好像家里就有一副羽毛球拍,但是我不喜欢打羽毛球,而是喜欢拿着两只羽毛球拍做对抗游戏…… 大概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当时在体育课上偶尔玩了一次乒乓球,觉得这个游戏很有意思,于是就爱上了乒乓球运动。
1、正反手都能打,而且都很强; 2、善于变化; 3、步伐很灵巧; 4、球品很好,很少发脾气的; 5、球打得很有美感,观赏性很强。 我觉得我挺帅的(自恋下)1.我喜欢打球,经常跟同学打,有时候会跟不认识的人挑战。我觉得我的技术能够让我有底气跟人打,而且还赢了人家。这是一种自信吧!
不是的,是单循环赛制,就是每一轮所有参赛球队打一场,一共打多少场,要看有多少支球队参加比赛(因为要保证每个队都打够比赛场次). 假设12个队伍,那么每4个队伍分一组,每组进行单循环赛,即每个队伍都要和其他所有队伍各打一场,共打3场比赛;如果16个队伍呢?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是一项世界流行的运动。 据史料记载,现代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在英国伯明翰地方俱乐部成立的第一家乒乓球协会在1897年2月4日,并邀请当地一家报纸的编辑康纳斯做会员代表参加国际比赛。随后这项运动迅速在欧洲和美国流行起来。
首先,不推荐使用清洗剂清洗球拍(除非你打完了不想要了),因为不管清洗剂的功效如何,多少会对球拍表面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不过如果实在是脏得不能忍受,又找不到清水冲洗,那么可以用清洗剂稍微泡一下(千万不要直接往上面倒!
我来说几个实战中很好的技巧 这些技能都是我实战中用出来的,很好使!1. 接发球时,当对方的抛球还没有开始下降的时候,你可以把球的落点控制到自己的正手位来一个抢攻,这个需要比较快的反应速度。
没有接触过这种国产套胶,不好评价。 作为曾经的国手,在球馆里常见有人使用38度,56度,729-2等套胶练球,也见过有人在用729的蓝海绵。当时对套胶的认识还仅限于上海地区小有名气的一些国产套胶,比如729、银河、环球和海夫等等... 对国外的套胶则是一无所知(国外品牌接触比较少)。
我高中是省重点,有个传统就是每周三下午大课间都会打乒乓球,男生打单打,女生打羽毛球,其实本意不是为了健身,是为了锻炼身体反应速度,因为之前学校乒乓球比赛拿过省里亚军。每次打的时候都很激烈,毕竟只有半节课的时间(40分钟)而且中间休息20分钟不能离开操场。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我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张天宇还是我们市体校的乒乓教练,因为我和他是老乡,所以有幸能和他一起学习。 当时市里有个规定,凡是有条件上体校的运动员必须都去体校训练,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项运动,更不管你的水平如何。当时我的水平在业余里面算比较好的了,但是和张天宇一比简直不堪一击。
这个拍子已经停产了,市面上应该很难买到新的了,如果有人说有肯定价格比正常要高的,我买的一个3星605,说是最后一批,打了好几年了,最近又翻出来打,很怀念那个味道,可是却找不到球了[流泪] 网上有很多图片,搜出来看一下就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从技术层面,毫无疑问是马龙。 马龙的正手进攻能力、正手稳定性、反手近台速度都是历史第一的级别(许昕可能比马龙稍强一点);防守能力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除了马龙的五局对阵奥恰洛夫那一场比赛,他的横打并没有得到太多体现(那场比赛中他的手感似乎并不好),但即便是在与许昕的那场世纪对决中,
我去的这家,不是专门的乒乓球馆(其实也不叫“健身房”啦~)。不过有好几间球室,每一间都配备几个乒乓球台,还有淋浴间、更衣室什么的~~ 场地挺大的,环境不错,就是人比较少~~ 我去的时候是晚上7点多,一个客人都没有!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乒乓球的步法: 简单来说就是由腿和脚所做出的各种动作。这些动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地双脚的移动;另一类是大步形的来回移动。我们常说的步法就是指这两类的总和。 在乒乓球的技术体系中,步法的练习要排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之前。
作为一个打了十几年乒乓球的人,曾经做过很多次的功课,尝试过许许多多的球拍;从初学的懵懂到成为球龄5年以上的老司机,对于球拍的材质、海绵、胶皮甚至品牌都略有研究。 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多图杀猫,建议在wifi环境下打开) 首先明确一点:适合自己的球拍才是最好的!
作为最烧器材的乒迷,从五块钱一个的塑料片到一万块的一块底板都试过 按我自己打球的感觉来说的话,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比较推荐的底板有 红双喜 狂飙王和狂飙皓(200-600元) 斯蒂卡CL CR 和 CLCR(800-1200元) 亚萨卡YEO (900左右) 这些板子都是性价比很高的,
这个回答应该算是我个人记录,不是官方统计啊(官方也没有这种数据统计)。 个人记录: 奥运会: 金牌1枚(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银牌1枚(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团体)世乒赛: 五次冠军(2000、2003、2005、2007、2009年第五冠,2001年、2011年两枚铜牌)世界杯:
首先,从技术动作上来说,我个人认为直板更难一些 原因如下:1、正手攻球是左右手交换击球,这个动作对于右手持拍者来说更容易些(因为右手握拍时拇指自然弯曲,而左手握拍时需要大拇指用力);其次,在比赛过程中,由于对手并不知道你具体用什么工具,所以先发制人比较能占据主动地位!
首先排除开价格因素,那最好的球拍就是直板板型,碳素底板加纤维套胶。 作为老牌乒乓球强国,日本在乒乓球器材上的研究可以说达到了疯狂的境界,他们对于球拍性能的定义和命名让你看了完全摸不着头脑,什么速度快、力量大、控球稳、平衡点等等这些专业词汇全让他们给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