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成语有哪些?
人名的成语
画龙点睛:南北朝时,吴国有一位出色的画家叫张僧繇。一天,他在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都没有画眼睛。人们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他这是为什么。张僧繇说:“给龙画上眼睛,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听了,都觉得张僧繇在说大话。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张僧繇走过来提起笔来,一眨眼的工夫就给两条龙点上了眼睛。说来也怪,只见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突然从墙壁上飞走了。在场的人无不瞠目结舌。
后人用“画龙点睛”来表示在文字或说话方面经略加一二最传神的笔墨,使内容顿见神情,也常用来比喻在绘画方面给以神韵。
笔走龙蛇:传说晋朝书法家王羲之从小爱练习书法,经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后来,人们就把王羲之临池学书的地方称为“墨池”,又称为“墨池坊”。王羲之七岁开始拜师学习书法,学了三年,还是平平常常,连父亲王旷也嫌他笨。王羲之毫不气馁,发奋更勤。他练呀,写呀,废寝忘食。墨汁飞溅,衣衫常黑;笔杆压弯,秃了又秃。王羲之就这样用功,终于写成了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据说他在书法上取得这样大的成就,除了他的聪明、勤学苦练之外,还因为他得到一位绝世书法家的帮助。
有一次,王羲之去拜会一位朋友。到了那里后,发现朋友不在家,王羲之只好在外面耐心等待。忽然,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王羲之顺着酒香走去,原来这处亭子里正有一群人边品酒边吟诗。王羲之站在亭边静静听着,觉得那些人的诗写得不是很好,并不很高明。亭子的四壁上贴了许多新书写的字,王羲之读后觉得也很一般。他看完了最后一篇字,不禁失声叫起来:“好字!”那些人都很惊讶,抬起头来,看到王羲之,他们觉得此人举止不凡,就请他走进亭子一同品酒论字。王羲之一看,这群人都是当地的贵族,就一一施礼谦让。
一位贵妇说道:“你既然觉得我们写的字不高明,那你可否当众给我们写一篇字?”王羲之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于是说道:“我们喝酒吟诗,不亦乐乎,何必写字呢?”贵妇说道:“这样吧,我们出一个字‘竹流觞曲水’,你必须当着我们的面写出来。”王羲之知道无法推辞,只好写了这六个字。大家看了都赞不绝口道:“好字!”后来王羲之的字被称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句称:“王公笔走龙蛇速,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后人用“笔走龙蛇”来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矫健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