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瘦肉怎么做好吃?
我生两娃都在月子中心,没经历过坐月子吃肉的痛苦。但是听以前生过宝宝的同事说,她们那会没有鸡汤、排骨汤等下奶的汤品,只有鸡蛋汤和蛋花汤。看着月嫂一口一个大肉块往媳妇嘴里送,直喊:“多吃点,孩子吃的可都是你身上的肉啊!” 当时觉得好可怕,生完孩子本该虚弱的身体还遭受着这种心理折磨…… 但事实上,月子里吃肉并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因为乳房里的乳窦就像一排阀门,控制着乳汁流量的大小。当宝宝吸吮乳头时,这些阀门就打开,乳汁便流了出来;而当妈妈吃了有油脂的食物后,这些油脂会通过血管进入乳房组织,进而通过这些小阀门进入乳腺导管,最终进入乳头,这样宝宝就能吃到含有油脂的乳汁了。所以,妈妈不必担心吃肉会影响奶水。 但需要注意饮食均衡,肉类食品要荤素搭配着吃,最好每天保证食用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同时吃适量主食及蔬菜,这样才能维持平衡的饮食结构。
妈妈在月子里适当喝一些肉汤也有好处。首先,肉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对于母体来说,可以及时补充生产过程中流失的营养成分。其次,有些妈妈分娩后会有体虚的表现,比如出汗多、乏力、失眠,如果这个时候能够适量喝一些肉汤,有助于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改善虚弱的症状。最后,部分妈妈会因为哺乳而摄入更多营养,导致乳汁量增加,这时如果宝宝吃得饱又吸收得好,就会减少妈妈回奶的可能,并且有利于分泌更多的乳汁。 所以,只要妈妈不过度摄取高脂肪或者刺激性的食物,就不会破坏清淡的月子食谱。但是要注意的是,月子期间不要吃腌腊肉,因为其中含钠量过高,会加重产妇心脏负担。另外,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而且孕妇对碘的需求量高于一般人,如果妈妈从食物中获取的碘不够,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甲状腺功能低下。建议妈妈多吃一些海产品,如紫菜、海带、海蜇、虾皮等。
坐月子期间妈妈的营养供应直接关系到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也要关系自身器官的恢复。而在各种食物中肉类(瘦肉为主)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鱼、禽、蛋、瘦肉的蛋白质含量在15—20%之间。坐月子要吃高蛋白,多吃廋肉是必须的,那么怎么做好吃又营养呢?今天介绍一些常用烹制方法,妈妈们可以换着做做。
烹制方法:
1、煮:在煮的过程中,所有营养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蛋白质损失最少,可达88—90%,维生素B2损失率为21—44%,核黄素损失37%,维生素C损失达90%以上。糖和脂肪损失率为5-10%。
2、炖:炖与煮有相似之处,所用调料比煮多。炖菜多将原料放入水中加锅盖炖制,使汤汁比较浓稠,如肉和青菜。其原理与煮类似。
3、卤:即将肉、蛋等原料放入较浓的汤中(锅内汤面低于原料),用小火煮烂的一种方法。卤与煮不同的是用小火和有较浓的卤汁。由于用火小,煮的时间长,所以营养素的损失较多。糖和脂肪的损失为5-10%,蛋白质为10%,矿物质和维生素B2损失为20%,维生素C损失达70%以上。
4、煎:即将少量油放入锅内,将肉蛋放在油锅中煎成金黄色的一种烹调方法。煎时水分不易排出,热量不易传递,时间较长,故营养素损失较多。
5、蒸:即将鱼或肉洗净控干,撒盐,加姜、葱等覆盖在鱼或肉上,加水放入锅内蒸熟。蒸与煮不同之处是,蒸的温度较高,食物上的热源来自水蒸气,食物浸在蒸汽里,短时间内即可熟透,而且是封闭熟化,所以营养素破坏较少,如蒸鸡蛋,蒸鱼等就是较理想的烹调方法。蛋白质,脂肪损失为5-10%,糖为3-5%,碳水化10%,维生素B2为21%,尼克酸为14%,维生素C损失30%左右。
6、烤:即将肉涂上糖,味精等,放在火上烤熟。烤制时温度高,脂肪溢出,蛋白质部分焦化,维生素C几乎全部被破坏,维生素B2破坏为50%尼克酸35%,矿物质5-10%,糖和脂肪破坏为5-10%蛋白质为10%。
7、炒:即将油放入锅中,油热后放入葱、蒜、姜爆香,然后加入肉菜翻炒至熟。炒菜时火力大,时间短,水分易蒸发,肉菜加热温度高于沸点,营养素经由溢出的汤汁或锅底的焦化部分而损失。糖和脂肪损失5-10%,蛋白质损失10%,维生素C在40-50%,维生素B2在30-50%,烟酸16%,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