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肉的炸酱面怎么做好吃?
首先,肉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选择有肥肉的五花肉!) 然后把肉切成丁,大小随意,喜欢大块就切大点,喜欢细丝就切细点(我比较喜欢细的)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步骤了——调酱! 很多人做炸酱可能不太注意这个酱的味道,其实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哟~ 准备葱姜蒜,八角桂皮香叶之类的(我用的是家里剩下的配料哈哈) 然后热油,油可以比平时炒菜多一点,这样酱才好吃。 先爆香葱姜蒜和其他配料,然后放入豆瓣酱和甜面酱,小火炒匀。 现在就可以放肉了,炒到肉片变色,微微卷曲,加入料酒去腥,继续翻炒。 等到酱汁浓稠,香味四溢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这个步骤千万不能少哦,少了就会糊锅底啦~) 大功告成!盛出来放在一旁备用。
另外准备好手擀面或者挂面都可以哈~ 煮好以后过一下凉水(我喜欢比较筋道的口感,所以不过凉水和直接下锅都试过,还是觉得不过凉水比较好) 面里加一点白糖(这个也看个人喜好啦,不喜欢也可以不放) 和好以后放在一旁备用。
最后把调好的酱料倒在面上,洒上葱花装饰一下,一大碗好吃的炸酱面就完成啦! 喜欢吃黄瓜或者其他蔬菜的人可以在碗里加些黄瓜丝或者萝卜丝什么的就更完美啦~ 喜欢清淡口的可以加点儿豆芽什么的也很不错呢~
不放肉做炸酱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家里的老人是素食者,需要经常给她准备素斋吃的缘故。所以,也就经常性地会尝试一些素食风格的主食搭配,做起来虽然麻烦一点,但因为是自己喜欢做的并且也喜欢吃,那么做起来就一点也不觉得麻烦了。比如说这个素食炸酱面吧,自己做味道纯正,可以按自家人的喜好来酌情加辣、加咸味,而且没任何添加剂。在炎炎的夏日里来这么一盘炸酱面,既简单省事儿又痛快过瘾,真是十分不错呢。
炸酱面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地域不同,风味各异,面条有切成韭叶状的韭菜面、桢竹面等形状,菜码有腌胡萝卜丝、葱、蒜、黄瓜、豆芽等,炒制的炸酱也很丰富,甜面酱炸的酱、豆瓣酱炸的酱各不相同。在北京等地,人们平常吃的炸酱面就是白吉挂面或者 egg 挂面,炸酱的种类也只有黄酱和甜面酱两种,菜码有黄瓜丝、绿豆芽、心里美萝卜丝、芹菜等。
炸酱面的“炸酱”的“炸”字,在语源及义例上似乎都成问题。按一般理解,“炸”是一种烹饪方式,比如炸鱼、炸鸡,但“炸酱”的“炸”并不是烹饪方式,因为“炸酱”的“炸”和“炸鱼”的“炸”不是同一个字。“炸酱”之“炸”,在古汉语中写作“剳”。
做炸酱面首先要做好炸酱,要做好炸酱有三个必学绝招。绝招一:酱的选用。炸酱时,一般用3:2 的生黄酱和豆瓣酱炒制。如果你想要味道和商店里的一样,那么只用六必居黄酱和六必居豆瓣酱就可以达到效果。如果酱比较咸,两种酱按4:1也可。绝招二:熬肉丁选用五花肉肥瘦兼有。炸酱一般用五花肉丁来做,这样的炸酱比较香,如果喜欢全瘦肉的口感也可以用瘦猪肉来做,或者用梅林午餐肉或者老豆腐丁等来做。炸酱里的肉一般是切成黄豆大小的小丁,如果切成大丁就是所谓的“炸扣”了。绝招三:加糖。做炸酱时要加糖,用糖的甜味来调和酱的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