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五行属什么的?
竽属乐器中的吹孔膜鸣乐器。它是由中国古代发明,最初称为“竽”或“竽管”、“排箫”等名称。
《礼记·春官》郑玄注曰:“竽,簧管之总名也……三十六管谓之竽。”“匏之有似於笛而大者谓竽。其中空,以竹篾按其节相通,每节一管。开其中使相并如伞。本有两柱,後一柱废无,乃可吹。其中三管者,本有四柱,其一在上,後移而废者也。” 古代的竽,是将许多相同的吹孔排列在管身中部的两侧,每个吹孔两边各有一根柱支撑。所以是上尖下宽的中空圆柱体。而且每个吹孔之间是相通的,可以同时发音。这种形式和现在的笙类似。但是古代竽的吹孔数量没有定数。有说三十六个的(见上引郑玄注),也有说四十一个的[见(元)朱有燉《元宫词》之七五「吹箫弄笛旧繁华」:「紫雪金丸缀翠花,玉箫翻作杏花梢。十四声腔吹落去,一钩新月照梨花。」]还有说是十二个的[见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
这些数字的说法可能各有根据,但应该都是指的宫调系统内的音高单位——均值。也就是说同一首乐曲的各种版本中,其高音域的主旋律音高的基本确定。而各种乐器的演奏则是在这个基本高位置上下的移动,以及加花、减花等等变奏。从音乐的角度来说,上述诸多的吹孔数量其实都没有本质的区别。
唐代时,有一种称之为“排箫”的乐器,可能是由数枝长短不等的箫管依次插入排成的,所以称之为“排箫”。宋代时,有一种叫“洞箫”的乐器,据说是从西域传入的,可能是由数根长短不同的箫管合而为一,中间开孔的乐器。所以宋人赵希鹄《听琴》诗云:“碧潭凝暮色,寒烟锁归船。洞箫吹夜月,风雁带愁眠。” 到了明代,一种新式的吹孔膜鸣乐器出现了,被称之为“南箫”或“尺八”。这是一种采用一根长约三尺六寸的青竹制作成管身,一端留有吹口并有盖板盖住的吹孔乐器。
由于“尺八”是沿用唐代“排箫”的称谓而命名的,所以后世也有人将“尺八”误认为唐代的“排萧”。然而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以上是古人关于竽的记载中有文字依据的部分。从考古发掘来看,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竽,是战国中晚期的竹制品。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发现一件编号为“347”的竽,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这件“347”号竽用整竹挖削而成,呈圆筒形,下端封闭不透明;上端开口,并套有一个环形盖板,用以密封住吹口以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整个乐器长约60厘米。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曾发现过一件玉制的近似现代竖笛的器具,推测可能是原始的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