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承为什么是金?

焦琨琪焦琨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弄清楚五行到底是怎么来的,就要从阴阳学说开始说起了!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是一个基本概念,它代表着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作用、趋势等等,可以代表任何事物。

阴阳学说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而在汉朝时期,阳被赋予了一种“刚”的性质,阴则象征了“柔”。 这种刚柔之分,是就万事万物的不同形态而言的,凡是具有发散、上升、运动等性质或形态的,都为阳,反之则为阴。

比如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男人属阳,女人属阴;上为阳,下为阴…… 到了唐朝末年,道教学者吕洞宾在《周易·说卦》的基础上著成《太极图》,将《周易》六十四卦的符号换成了天地对应的八经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并引入了河洛数理,在《易纬·乾凿度》中记载: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此所以为八卦也。由八卦而六十四卦,为一变,由六十四卦而三百六十爻,为再变,由三百六十爻而八万四千卦,为三变而已矣。自初至盛,自盛至终,此所以为一物之变化也。” 也就是说,这八个经卦的每一卦都有两卦相合而成,这样一层层推上去,八卦相加总共能组成64卦,而每一卦又都是由8个爻组成的,这些爻或者阳或者阴,或者既不是阳也不是阴,而每一爻对应着自然界的某种现象,比如天上飞的马、路上的水、房子里的人…… 按照这样的推算方式,从乾坤二卦开始,每经过一次变化,就会减少一个阳一个阴,最终会变成一个纯阴的坤卦和一个纯阳的乾卦,这个过程就是易经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以一天为例,从早上九点直到晚上五点,是不是就变成了一阴五阳呢?显然不对。因为阴阳不仅是表示自然界的现象,而且还代表了事物的状态和趋势,一种事物往往是有阴也有阳的,而且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二者相互转化,生生不息。 所以一天有九个小时处于正午太阳最高时,同时也有三个小时处于子夜阴气最重时。同样道理,一年中有十二个月亮高悬夜空时,同时也有一年中的晦暗之时,即一个月亮也没有时候。

这就是《黄帝内经》根据阴阳学说所总结出的: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血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五行也是一样的原理,木火金水土,除了土之外,其他四行都是阳或阴的代表,而土则是中庸之义,即现在的科学名词“中性”。当人们看到一颗树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认为它是阳性的,因为它具有向上生长、发散的特性,但事实上,树木也有阴性的一面,只不过不太明显罢了。

阴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阳也没有绝对的阴,因此五行之中并没有真正的阳或阴,它们之间是相对而又统一的。

杜狄杜狄优质答主

五行相承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简言之即为:木火土金水、相承循环不断。

木生火即木能生火,比如燃烧木材可以生火,所以火的产生依赖于木,木是火之母。

火生土即火能烧土,比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可以把土地烧成熟土,所以说土依赖于火才能成熟,火是土之母。

土生金即金出大地,是土所生的,比如我们开采金属,必须把土挖开,才能得到金子,所以说金依赖于土,土是金之母。

金生水即金属易冷,有凉气,比如把金属放在水里,金属可以吸收水的热量而使水变凉,所以说水依赖于金贮存了凉气,金是水之母。

水生木即水可以滋养生木,比如水可以浇灌树木,木才能生长繁茂,所以说木的生长离不开水的滋养,水是木之母。

五行相承的关系概括的讲即为:相承有次序,相生没有尽,循环无止境,周而复又始。五行相承为吉祥顺利,万物之所以发育成长,都是相承所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