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高收入?

杨羽锘杨羽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这代人应该是可以的,虽然我还没到30岁(90后),但看着我父母的经历和身边朋友的工作情况还是能谈点感想的。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初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候一户人家有一两亩地,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吃的好像也差,但是很自由。 到了98年,农村开始搞承包地流转,一户人家一两亩土地全部打包给农场主,家里除了几间房子没其他产业了,变成了有地种不了,要去打工的“农民”。

现在呢,农村的土地要么被政府统一征收种植经济作物或开发房地产,或者被大公司企业包下种植生态有机粮食。 城市里的年轻人呢,从1999年开始扩招,上大学变得很容易,但也同时拉低了教育的门槛,使大学教育贬值迅速。在20年前,考个好大学好像真的挺难的,所以那个时候考上一个普通院校,感觉就是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父母那一代人大部分学历不高,但都特别勤奋。

而现在,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房价高、工资低、就业难的问题,而同等条件的外国人,在我们看来只是高中毕业的,却往往在待遇上比本科生要高。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记得读中学时国家说我们要做世界工厂,要培养更多的工程师,结果我们成为世界工厂了,却没人愿意做技工,都在拼学历,这简直是在自废武功。当然,这不是说让年轻人去当蓝领,而是说应该重视基层技术人员的待遇。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年我们爸妈的那一代,他们的勤劳、朴实和无息加班的精神已经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劳资纠纷和以命相搏的矿工和水泥工人。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相信他们宁愿选择当时那个条件不算太好但自由度很高的时代,也不愿过现在这样看似富足但实际上处处受限的生活。 我们这一代或许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下一代再想回到当年的那种自由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恐怕就难了。

缪议辉缪议辉优质答主

我90年代中期到海外(北美)的时候,当时还是“出国潮”的阶段,虽然国内也有打工者出去,但大多在低技术含量的工厂做苦力或打杂工;而能去海外淘金的绝大多数是体制内的体制内人,他们出去都是带着编制出去干活的,而且往往是去国外的大国企、大公司,工作待遇自然比国内的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要高很多倍。比如我在美帝遇到的几个中国外交官,他们的工资大概相当于中国一个普通地级市处级干部的年收入水平。 当然这些人的家属在国内也是有工作的,不过这些人在海外的收入加在一起,已经足够支撑一个家庭在美国生活了,甚至还可以负担得起孩子在美国读大学的费用——毕竟美国大学学费还是很高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