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属于五行属什么?

后婷诗后婷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五行之说起源很早,它是古代哲学家在“五材”说的基础上发明的。五行的具体内容,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左传》、《国语》、《易传》等先秦古籍中也有关于五行的记载,但比较完备而系统的阐述,在《洪范篇》。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的性质有相生相克两方面,所谓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是五行的两种功能,也是它运动变化的两种形式。五行学说是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中医把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用于医学领域,用来说明人的五脏六腑功能以及生理病理的相互关系。具体讲,就是把人体的五个脏器:肝、心、脾、肺、肾,与五行之木、火、土、金、水,按照相类、比象及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把五脏与自然界及人体的其他部分纳入五行范畴。这种思维模式的基本点,仍然是我国古代朴素的矛盾观和联系观。用五行理论来解释五脏的相生相克关系,即“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又生“肝木” ;“肝木”克“肺金”、“肺金”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又克“肝木”,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利用相生相克规律,可以阐述五脏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变化规律。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建立在丰富的医疗实践基础之上的。它用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用五行的归类方法来归纳脏腑的生理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辨证和治疗等,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中医五行学说的生理、病理和治疗规律,与现代医学的概念有所不同,它是以中国独特的哲学思想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五行学说不单纯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思想学派,而且是中医学的重要的理论学术思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