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睇什么生肖?
农历是中国人独有的时间计算方式,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季节,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现代物理学指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产生了“四时”的变化,而“时”又是古人划分“四季”的起点。古代天文学家将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而近代科学则将冬至定位在阳历的12月22日或23日。虽然现代科学已颠覆了古医古籍中对“四时”、“阴阳”的定义,但中医用传统的观点依然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中医学认为,阴指物质(血、精、津液),阳指功能(气、热能);阴代表内含,阳代表向外发散。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体也有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活动的周期变化。这种天人相应的规律就是中医“天人合一”理论的基础。
中医将自然界的这种周期变化称为“时辰”。子时(23时至次日1时)属阴盛阳微,寅时(3时至5时)属阴消阳长,卯时(5时至7时)属阳消阴长……直至亥时(21时至23时)属阴盛阳微。每个时辰都有阴阳之分,而且阳极生热,阴极生寒。 根据子午流注学说,午时(11时至13时)属阳明胃经时段,戌时(19时至21时)属太阴脾经时段。人体此时气血流行,营养五脏,肌肉经络,夜间休息后,上午活动产生的代谢物也在午后得到清除。
从中医的时间治疗角度看,午时和戌时是一天之中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如果这时处理得当,一天之中的其他时间就能游刃有余。反之,若在这个时间段发生病变,就可能留下祸根。了解自己的生辰八字,把握各自特殊的生理状态和时间节律,是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的必要前提。
例如,出生于农历一月的人和出生在农历十月的人,生辰八字中都有一个重要的生物节律——“立春”和“寒露”。只要掌握这两个时间节点的阴阳变化,就可以大致把握该月份人体内环境的变化趋势,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