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民营企业环境?
这个答案可能有些不切实际,但希望一些民营企业家能看到,努力一下,毕竟现在的青年有理想还是有很大的改变的,社会还是很有希望的! 作为青联委员、新阶层代表人士,最近我参与了多个有关民企发展的调研,也参加了多届青联大会和两会,看到很多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提案得到了落实,还是很开心的。比如之前建议的“发挥商会的渠道作用,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就被采纳了。
其实,大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还是整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市场、人才、技术等要素的瓶颈,所以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还是要从供给侧入手,但同时也需要需求侧的加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提出了《关于支持服务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建议》,主要阐述了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发展困境以及解决方案,希望能给更多中小企业带来帮助。
作为一名连续三届的青联委员,我也始终关注着青年创业就业的工作,去年提交的《关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支持青年创业发展的建议》得到部分采纳,对此我很感激。今年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继续聚焦青年创业就业问题,建言献策。同时我也会引导身边更多的青年创业者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到时代大潮中去,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民营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富活力和创造力的市场主体,是推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提高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公开透明度。对民营经济监管法治化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现代经济治理的核心要素。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涉民营企业的法律法规、监管政策、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各项监管措施、司法程序的启动事由、程序步骤、处罚或强制条件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避免政策执行中的选择性、随意性和歧视性,防止对民营企业采取“运动式”执法和“一刀切式”政策。同时,要强化监管的程序正当性、内容适当性和过程透明度,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确保各类市场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和创新激励功能。另一方面,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构建起“制度+管理+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监管体系,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守法成本,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完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理念是法治精神的灵魂和市场制度的基本要求,其核心要义是通过完善的法治体系使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够享受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市场权利,从而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开展竞争。具体而言,首先,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破不同所有制和区域间的隐性壁垒,建立健全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平等使用和自主经营各类要素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其次,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等各类产权的产权确权、产权登记和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再次,加快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强化供给需求衔接。一方面,畅通金融、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渠道,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强要素保障。比如,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综合运用并完善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加快规范、透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更多优质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另一方面,畅通供给与需求的链接渠道,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助力民营企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大市场,打造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