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有哪些模式?
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如下操作模式:一是过手证券。过手证券(PASA)是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和资产支持证券的本金和利息的支付在时间和数量上一一对应,即将基础资产产生的的全部收入“过手”支付给证券持有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它的收益相对较高,但风险也较大。
二是转付证券。转付证券(PASB)是在SPV设立一个信托基金,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汇集于此,SPV在此基础上发行收益及风险都较低的资产支持证券,它的优势是能够实现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形成“AAA”级的债券,但缺点则是成本和费用较高。
三是资产支持抵押证券。资产支持抵押证券以一组相互独立的基础资产为支撑,采用复杂的金融工程技术设计不同期限(包括气球型结构)和不同档次(包括优先级和次级)的证券。通常情况下,次级档、高收益率档或者B类档不支付利息,当优先级证券本息及发行费用得到完全补偿后,其享有“加速偿付”权或收益分配权,因而收益波动较大,类似于“浮动收益水平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