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药有什么副作用?
目前用于治疗干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它们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应用时也有各自不同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1、β受体阻断剂: 主要作用于受体,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末梢的β受体而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缓解咳嗽等症状。对过敏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疗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乏、头晕、头痛、烦躁、便秘、腹泻、心悸等。
2、抗胆碱能药物: 通过拮抗胆碱能受体,减少咳嗽反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发生肠梗阻;皮肤瘙痒、水肿也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3、茶碱类: 可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也可通过兴奋呼吸中枢调节通气功能而达到平喘的作用。临床常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其他过敏性肺泡疾病所致的咳嗽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失眠、不安定感、肌肉颤抖等;较大剂量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肠痉挛等;极少数患者可见血压增高或脉搏加快。
4、抗炎药物: 主要通过抗炎作用起到治疗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过敏性的支气管炎症与哮喘,也可用于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等。常见的副作用有发热、眩晕、嗜睡、神经过敏、情绪不稳定以及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
5、化痰止咳平喘中药制剂: 有祛风宣肺、清热化痰等功效。用于风热犯肺或寒邪入肺导致的咳嗽痰多、痰液粘稠不易咯出等症状。这类药物由于具有止咳祛痰的功效,因此对于痰液过多、黏稠的患者,相对更加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