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指什么生肖?
“狮”字在文言文中通常指狮子,而在宋代及之前通常指“狻猊”,也就是狮子中较为温顺的一种,头上有鬃毛的雌狮子。 “狮”字的现代汉字字形主要来源于明代刊本《兽经》中的一个插图,这个图中的“狮(獅)子”其实是在说雄性黄狮子,而图中右下角的“狻猊”实际上就是雌性的黄狮子,可见这个插图本身就有错。清代学者顾炎武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在《日知录》卷三十中说道:“‘狮’字,《正字通》亦引之《兽经》云:‘狮,音师。’按此本作‘狮’,则知俗本皆作‘師’者,传写之误也。” 《兽经》原文是:“狮,師字,一名狻猊。”“狻猊”和“狮”的关系正如“黄鼬”和“黄鼠狼”关系一样。 但奇怪的是,现在大多数手机词典里查到的“狮”字读音都是shē,而不是古代的shì或者今天的shī。原因是要比古代复杂一些。
东汉的《汉书·西域传》中有“乌弋山离国”,颜师古注引西汉的张骞之言解释说“今安息国是也……”;唐朝的《隋书·西域记》中记述了乌弋山的地理环境时说“其山有两洞……西洞有石屋如斋舍,东洞内多诸珍宝。”可见这里的“乌弋山离国”就是今天伊朗的“乌鲁克山”。
唐代时候中国与伊朗都有直接往来,所以汉语里的“乌弋山离国”也就渐渐成了“烏茲高山地區”。元代时的阿拉伯古籍《突厥语大辞典》里有“Yûrûk Shâhirîk”一条,解释为“Yûrûkshahirak,即中国的Tuzuk(突吐克)之地。或称Yûrûk karkhilik、Kurkhilic Yûrûk。”可见这里的“yuerushashirik”也是指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到了明代,《尔雅·释鸟》被编入《钦定四书文》出版发行,其中“狮”字的注释引用了南宋学者周去非的话:“师子出西方番国。”同时这个注释还引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师子国中多白狮”以及“白额老狮”等。因为唐代的时候伊朗高原的塞种人曾大量迁入我国西北以及西南地区定居,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番国”应该是指伊朗高原的各部落及其后裔民族。
明代时,日本学者林乐知翻译的《海国图志》里引用了中国古代资料“狮,师子,西番国兽也。”同时,他还引用了欧洲人的记载“狮,印度河及波斯湾均有,色灰,状如虎,背上有鬣。”可以看出,印度的狮子确实是黄色的。 从以上材料来看,古代的“狮”(シ)就是现在的“狮”(शिष्ट्स);而古代的“狻猊”(ソオーニ)则是现在的“師ナイ”(SHI 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