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多少相声团体?
现在北京的相声团体,大体上分五类。第一是专业团体,比如中国曲艺团、武警文工团等,这些团里都有相声队;第二是民间团体,比如牛群主持的逗乐相声俱乐部,李立山举办的立山书馆;第三是高校团体,比如清华雅集社、北大相声社团等等;第四是商业机构,比如北京德云社、北京相声大会(张德利主办);第五就是各协会了,比如中国杂技家协会相声分会、中华相声学会。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团体,这里就不说了。 至于说每个团体有多少人,这个还真没法具体统计。不过大致人数还是能看出来。就以德云社为例,现在它的演出一般都在三场以上,若按每场观众三百人计算,一个月就是九千人的票房收入,再加上其他场子的门票,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这样吸引不少有才华的人投奔。以郭德纲为首的“云鹤九霄”四大科班,再加上“龙腾四海”“虎跃三江”“高栾”等年轻一代,几乎将国内有名的相声演员都囊括进去了。
据知情人透露,目前比较活跃的相声演员不到200人。其中50%的演员在专业团体,也就是国家机关和部队系统工作;30%左右的演员在高校社团,剩下的则分散在各协会或者民办社团。能够单独成立相声剧团的很少,即使有,实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说到演出场馆,在北京最主要的还是在天桥乐茶楼、西单文化广场和德云社。其中最早的天桥乐茶楼能容纳1200人,据说一场演出下来,经常是满座。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捧场,把一个本已破旧的茶馆弄得焕然一新。另外在朝阳区还有一戏楼,规模也很大,常在这里演出的有刘伟、叶景林等。
西单文化广场原址在西城区,后来重建。剧场很大,能同时容纳2000人观看演出。这里经常有各大艺术院的专场,也很热闹。 最后说说相声团体用的剧本。这些相声团体大多数都是自己编笑话、相声词。也有个别是买别人的版权,比如《树没叶子》《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等。当然也有一些相声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抨击社会不良风气的,如《环保剑》《五官争功》等,但这些作品很快也会“失效”,因为形势会变,批判的对象也会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