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生肖心向佛?
佛教作为我们的一个宗教信仰,它的传播和发展是与人们的社会意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系统,包括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对自我定位的把握、对未来的预测、对生死的观照等等。而佛教正是通过宣扬因果报应、生命轮回等世界观来影响人们的这些方面,从而起到教化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信仰佛教的人,其世界观必然与信众接触到的佛教宣传是趋于一致的。这种一致性的高或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这个人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的话,你所说的“哪个生肖心向佛”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经常听闻并接触佛教知识的人(比如经常去看佛学读物或者听有关佛教的讲座),其生肖必然心向佛;而不常听闻和传播佛教知识的人(比如几乎不看任何佛学读物也不听有关佛教的讲座),其生肖则未必心向佛。
当然,这个回答只是给出了影响“哪个生肖心向佛”的决定因素,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值区间以区分信仰程度的强弱。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知道另一个概念——信众指数。 这个概念是由著名的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用来衡量某个宗教对信众的影响力。它被定义为该宗教信仰者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就是: 这里p是指信众密度,也就是某一个宗教信仰者占当地人口比例的大小。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数按10亿计算,有百分之一的人口信仰佛教,而其中又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持严格信仰态度的信徒,那么这一地区的信众指数就是: p=(1%×10亿)/10亿=0.1 反之,如果一个地区有十亿人,其中有五千万人信仰佛教,而且这五千人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持严格信仰态度的信徒,那么这个地区信众指数就是: p’=(5000万×90%)/10亿=4.5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虽然前一个地区的人数多,但是信众指数却反倒在后一个地区。这就是因为前一个地区虽然有更多的人信仰佛教,但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人是采取不执着、随缘的信众态度,所以他们并没有真的把佛教当作自己信仰的对象;而后一个地区虽人数不多,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采取了严格的信众态度,所以这个地区的信众指数反而最高。
我大概统计了各类宗教在世界各大洲的情况,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亚洲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发源地,但是在这些地方,佛教往往都没有成为当地的普遍信仰。这是因为这几个宗教在传播的时候,都受到了当地原有宗教的挑战。为了能更好地立足,它们不得不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样就有意识地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一群人(通常是统治者)作为自身的主要信众来源。由于这些宗教一开始的选择就是为了赢得有影响力的人群的皈依,所以它们的信众指数通常都不是很高。除了一些少数派别之外,大部分主流宗教的信徒数量与其说取决于自己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知,还不如说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他人对于本宗教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