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身是什么生肖?
“道”和十二生肖有什么关系呢? 古人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的划分,从子时到亥时每个时辰包含三个时刻,比如子时代初、子时代中、子时代末;又比如寅时的三时刻分别是寅初、寅中、寅末等等。 每个时辰的中点叫做“正”,如子正即现在的23点到1点这个时间段。在“正”的时间段里有个特殊的时刻,就是15时至17時,又名“未正”或“禺中”(禺音同于)。 这个时间正是太阳偏中天,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所以《礼记·月令》中有“夏至日,祀天地南北郊”的说法。
夏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短,周而复始,冬至时白昼最短。古人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现象,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两重性,并且可以阴阳互化的原理来推演世间万物。 在阴阳学说里,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必须相互感应才能存在并发生作用。用一个字来表达这种阴阳交融的现象就用“陰”字,“陰”字上面无“陽”则不立,下面无“隂”则不聚。我们可以说“太陽陽氣積聚為陰”或者“太陽陰氣升华为陽”。 这种阴阳互生的道理可以用在人生命的演化上。中医理论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身体就拥有阴阳两种物质,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男阴女阳两种性激素。随着身体的发育,体内的阴阳物质不断消耗,当这些激素的总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不再长高了,此时人体的阴阳达到了一个平衡,也就是生理上的成年。
如果体内阴阳某种物质过多或是过少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多者发热,少者怕冷。为了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我们需要适时地增减衣物,调节饮食等等。 既然阴阳可以通过饮食等方法得到调节,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农历十五日吃粽子和夏至吃面条呢? 前面我们提到了中医理论里的一个概念叫‘子午流注’,它来源于古代天文观测结果。古人发现,每当夜晚降临,月光升起的方位似乎在不断变化,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在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以及冬至和夏至这几个特殊的日子,月亮出现在正南方向。
《史记·天官书》就有记载: “其初九日,月至昂,晨出自东。其十日,月疾,下午出于南。其十四日,月行西。其三十日,月下弦,晨出于东北。” 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又在不停地自转,因此产生了‘日月同宫’与‘日月相冲’的情况,而在‘日月相冲’的那一天,就是农历的十五日或十六日,根据“冲为阳邪,伤脾碍胃”的理论,这一天的饮食就需要特别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