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起什么作用?

奚泓蓬奚泓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血”是指运行于脉中、充满全身的液态物质;“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分泌的粘液等。 气、血、津液这三类基本物质,在经络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针灸则是通过穴位这一特殊部位来间接调节机体整体功能的。

《灵枢·口问》中指出:“故阴阳相错,真邪相生……如是者,经络焉能不通,阴阳焉能失常……”这说明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针刺则能使经脉中的阴阳之气顺畅运行。 那么,为什么针刺能够使人气血通畅呢?这主要是因为:①针刺可直接刺激神经未梢,使得信号得以传递进而改变下丘脑的功能状态,从而导致激素及酶释放增加,促使细胞功能恢复,从而起到治疗效果;②由于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的机械力也能通过传导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因而肌肉按摩同样有治疗作用;③有些腧穴具有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还有学者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对于某些病症,可能并不需要明确针刺特定穴位就能达到效果,而是只要施术于一定区域(如上腹部)就有可能收到疗效。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部位的病变往往可以引起全身生理功能的紊乱。我们施针的目标不应该只盯住某个或某几个穴位,而应该着眼于整个经络系统。只有调节好整体机能,才能治好局部疾病例如胃痛。

康健豪康健豪优质答主

一、镇痛作用 针灸的镇痛作用最突出,因此,各种疼痛性疾病如神经性疼痛、扭挫伤、关节痛、痛经、手术后康复等大多可采用针灸治疗。现代研究发现这是由于针灸可以加强人体内啡肤系统的功能所造成的。内啡肤系统是由神经组织内啡肤、脑啡肤、强啡肤等具有吗啡样镇痛作用的物质组成。人体产生疼痛后,在内啡肤系统参与下作出应激反应。如果内啡肤系统功能低下,则应激不足,疼痛感不易消除,而针灸可以加强内啡肤系统的功能,产生镇痛物质,使疼痛消失。临床上用针灸治疗带状孢疹,大多可止痛,从而避免发展成为带状孢疹后神经痛。

二、双向调节作用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某些机能活动起到提高或抑制的双向性调节作用,使之达到新的平衡。例如失眠患者由于神经功能亢进、兴奋性增高,可以采用镇静、抑制的针灸方法来调整平衡。而神经衰弱的患者多属于神经功能低下、兴奋性减低,如果采用温补、兴奋性的针灸方法,同样也可以起到调整平衡而起到治疗作用。

三、调整体内激素水平 针灸可以调整体内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系统的功能水平,使去甲肾上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恢复正常曲线。由于体内这些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是影响生殖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针灸对治疗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症、女性不孕症、闭经、痛经等有较好的疗效。

四、加强肌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针灸可以加强肌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都得到提高,从而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因此,针灸对于反复感冒、支气管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有较好的疗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