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要产检吗?
孕检是怀孕期间的必要检查,通过产检,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母体与胎儿的发育情况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大部分医院规定,孕妇需要在孕12周、孕16周、孕20周、孕24周、孕28周、孕32周、孕36周及分娩前做共计7次产检。但实际上,孕检并非在孕期必须做7次,而应结合孕期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检查次数;
不过虽然不同妊娠期的孕检项目略有差异,但每次孕检的重点都是检测母体与胎儿的情况,主要包括观察、测量和化验三大类。 在孕早期(12周以前),主要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化验结果来评估孕妇和胎宝宝的基本状况并确定孕期。在这一阶段,医生会重点观察孕妇有无妊娠剧吐等情况,对孕妇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测量体重、血压等,同时判断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合并症存在。
而在孕中期(12周到27周),除继续关注母儿状况外,医生还会进一步评估胎宝宝的发育情况,具体包括胎宝宝头围、腹围、胸围尺寸,孕妈妈骨盆情况、胎儿脐带血流量、胎盘功能等。此时期还可对新生儿期的一些表现进行预测,如婴儿身高、体重、头围等,以及是否存在先天性发育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等。
当然,除了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外,自我监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孕妈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紧张焦虑;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诊。
按产检的规范,是怀孕3个月建卡,4个月第一次产检,然后是4个月检查一次,5个月检查一次,6个月一次,后面一次检查间隔是15天,快生的时候每5天检查一次,有高危产科合并症的孕妈妈,医生会安排进行更多的检查。
有人认为检查的频次多是正常的,该产检就产检,也有人认为除了必要的产检,少折腾几次也没事的。其实,你3个月检查一次也好,5个月才检查一次也好,医生为了保证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会建议按照规范进行产检,有些检查次数也是难以避免的。
第一次产检项目
血压,体重和身高
孕前的基础血压,及孕6周时的血压情况,是进行孕妇高血压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孕早期孕妈妈的增重情况控制在1-2斤,如果超出太多,要特别注意后面的增重。身高及孕前体重是判断孕妈妈是否肥胖,及孕期是否严重增重的指标之一。
尿常规
如果尿检中有蛋白尿,要结合血压情况评估孕妈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如果仅有微量蛋白尿,不必太过担心,如果尿中出现酸碱失衡的指标,提示内分泌或代谢异常,要积极治疗,以免孕中晚期出现病情严重化。
血常规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是提示孕妈妈贫血、感染风险,及孕期出血倾向的风险,如果孕早期血色素低于110g/l,提示轻度贫血,低于90g/l提示中度贫血,要积极采取铁剂口服等治疗,否则孕期容易出现重度贫血。血小板低于80*10^9/l,要警惕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定期复查,不能轻视治疗。
肝功能及肾功能
有人认为孕早期做肝肾功能检查太早,其实不然,如果孕早期存在肝肾功能异常,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不会出现孕中晚期病情严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母儿有危险发生。
心电图
3个月做心电图主要观察孕妈妈的心肌、心电传导,及心功能的情况,如果孕早期有心肌缺血,心律异常的情况,要提高警惕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风险。心功能的指标出现异常,要观察孕妈妈是否有基础的循环功能异常,如果孕前就有心衰,妊娠也是高危风险。
超声检查
孕早期的超声检查,主要是确定孕周,及胚胎发育情况,尤其是神经管发育,及四肢的初步发育。孕早期通过B超检查,可以筛查无脑儿、严重脊柱裂畸形及肢体严重缺损畸形。孕早期的NT检查,是排查唐氏综合征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