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江门有什么特产?
“食在广州”,作为“吃货”一枚,来广州这么多年,还真总结出了不少广州的特产呢! 虽然都是些日常吃的食物,但外地朋友过来玩的话,可以带上一盒回家,也算是不输人气的好东西了~
1、鱼皮饺(咸水饺)
这是老广最爱的小吃之一了,和饺饺一样,都是用薄皮包裹馅料制成的,不过形状比饺饺略大一些,像元宝似的。 在广州,有很多卖鱼皮饺的小店,比较出名的是伍湛记,不过我觉得最好吃的是华兴街那家张园茶楼,来这儿吃饭的人都会买一碗打包带走。
2、萝卜牛杂 广州的街头巷尾都有卖萝卜牛杂的小摊子,最出名的是番禺的沙湾,不过我吃过最好吃的还是广州大桥底的那一家,已经倒闭了。。 这里的萝卜牛杂味道很特别,是用牛肠做的,很爽口,喜欢重口味的可以撒点辣椒酱。
3、姜撞奶 广州很多甜品店都会卖姜撞奶,价格也不贵,5块钱一碗。 做姜撞奶用的姜并不是普通的生姜,而是姜味淡淡的野姜,吃起来的口感比生姜要软绵许多。
4、榴莲糖 在广州超市里都能买到,喜欢榴莲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5、凤眼果 又叫番荔枝,在水果摊上很少见到,要买的话要去大型的超市,网上也可以买到。
6、糯米鸡 跟饺子差不多大小,里面是糯米,配上肉糜,香菇等,一口下去超满足的。
陈皮
江门新会被称为“南国药兜”,其特产新会陈皮是广东“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之冠。“有病治病,无病防身”,新会陈皮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新会,古称冈州,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有“中国陈皮之乡”的美称。新会陈皮作为江门五邑地区一种久负盛名的特产药材食品,具有7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被列入朝廷贡品。著名中医药典著作《本草纲目》、《本草通玄》和《本经逢原》对新会陈皮有过精辟的记述。《本草纲目》上称陈皮:“同补药,行气虚……同泻药,调气逆……同香药,解温暑……同辛温,御寒邪……同甘药,缓肝急……同酸药,安脾虚”。由此可知,新会陈皮用途极为广泛。
巴戟
巴戟为著名南药品种,有舒筋活络、壮腰补肾、祛风除湿功能,是中医用于治疗风寒痹痛、筋骨无力、月经不调、小便不禁等症的重要药材。五邑地区所产的鸡心巴戟,质佳药效好,为地道药材,行销港澳和东南亚。巴戟天为中国常用传统中药材,其性辛甘温,入肾、肺二经,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用于治疗小便频繁,气虚乏力,风湿痛痹等症。五邑地区生产的鸡心巴戟,为我国传统的出口药材,畅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
水牛奶
水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多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蛋白质、钙、磷、钾、维生素等含量都明显超过其它奶,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则高出4倍以上。水牛奶易消化而且对肠胃的刺激少,是治疗胃病的理想奶品。经常饮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水牛奶的高营养价值特别适合于儿童发育、中老年人和病后体弱者的滋补。
水牛奶加工成的乳饼、奶酪和甜品是广东独特的食品,其美味香甜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同样为国外人士称道青睐,特别热销于北美加、美等国及东南亚和日本、香港、澳门地区。
合桃
合桃(俗名长寿果),是生长在开平市大沙镇低丘陵山坡上一种奇特的植物。果实呈球果状,青翠碧绿,形如鸡蛋,味甜美香甜,营养丰富,功能宽舒神经,具有消渴、止咳、健胃等医疗作用,为纯绿色食品,畅销国内外。
咸蛋黄鸡
咸蛋黄鸡以“江门出栏肉鸡、新鲜鸭蛋”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腌制而成,其“黄沙味香”特色突出,风味独特,是肉用仔鸡增值开发的高档深加工名牌产品。咸蛋黄鸡既可生吃切片伴烧饼进食也可熟吃,蒸、炖、煮进食,味香可口,十分方便。
台山鳗鱼
台山鳗鱼生态养殖始于70年代末,发展于80年代,现已成为台山市水产养殖的一大亮点。1995年全市养殖的120万尾日本鳗鲡首次全部起捕上市,总产量1750吨,创汇400多万美元。90年代以来,台山每年出口鳗鱼1000多吨,并已形成鳗鱼养殖、加工、出口一条龙的产业化规模,成为国家出口鳗鱼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