粇是什么生肖?
“稂”字是“米”和“良”组成的,从字形上看,可以理解为“好的稻子”,也就是好庄稼的意思 那么,这个字代表什么生肖呢? 我认为应该是指牛(丑) 因为古代人民主要食用谷物,而最好的谷物就是稻米,所以用“米”指代农业中的食物;而“良”表示良好、优质的含义,与第一句话中“好庄稼”的义项相近,由此组成“稂”字,表示好的稻子、好的庄稼。 而牛耕是最早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并且一直延续到近代,因此用牛来象征劳动人民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有些资料上指出“鼠”对应的汉字应该是“粟”或是“秫”,我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粟”或者是“秫”都是指单独的一粒谷子,而老鼠又最爱吃大米,用这样的词来象征粮食显然不合理。如果要用“粟”或是“秫”来象征食物,也应该是指一箩筐的谷物,这样的形象更合理些。而用“米”和“糠”的组合来象征食物也是不合理的,因为米糠并不美味。综合来看,只有猪最能满足这些条件——“好吃懒做,嘴尖肚子大”哈哈~~
鼠有四大天敌,分别是:蛇、猫头鹰、狐狸、粚鸟。前三种在民间神话,或是文学、影视作品中都能见到,唯独这粚鸟,国人并不十分熟悉。
这种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壁画中即已出现的特殊鸟类,就是鼠类最大的天敌。《说文解字》里对粚鸟这样解释:“像形,鼠所畏也。象两翼,下有足,尾廪廪也。”通俗地讲,粚鸟就是一种长嘴大眼、身手灵敏快速、善夜晚捕鼠的益鸟。
但“好鸟有好报”在远古年代却未能应验,相反,它却被人视为灾祸之鸟。《月令》云:“是月也,……天多粚鸟,谷则不登”。后人注释:“天多粚鸟,以阴气盛故也;谷不登,以农事害。”原来,在先人眼里,粚鸟乃阴气所化,它的频繁出没,被迷信地认为是庄稼歉收的前兆。
《月令》里既然提到天多粚鸟,可见它们还是十分活跃的。但古人对这种益鸟却毫无感激和爱护之意,而是十分恐惧和讨厌。这除了上面所说的信奉“粚鸟出,谷不登”的谶语外,大概还因为这种鸟叫起来像老鼠发出的声音,所以古人把它当做是一种不吉祥的鸟,称“怪禽”、“妖鸟”,视其为凶兆,甚至称其“不祥不过粚”。
古人不仅厌恶这种能发“邪叫”的“怪禽”,连它捕鼠的动作也视为一种“凶象”。《礼记》云:“天降粚……为下贱之党”。意思是说粚鸟夜晚飞鸣捕食是在为“下贱之党”助威。连捕老鼠这件好事在古人看来都是不吉祥的。
但“怪禽”、“妖鸟”还是因经常在夜空出没而影响人们的情绪,给人们带来霉气。古人干脆就把它列入十二生肖,称“阴老鼠”,以示和“阳老鼠”相抗衡。在十二生肖中,人们通常把子鼠当成“阳老鼠”,位居十二生肖之首。但子时也正好是“怪禽”、“妖鸟”夜鸣捕食的时候,它自然也就被列入子时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