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多发改委给企业?
这个视频是去年6月份拍的,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县长蛮幽默的。。。 至于你说的问题嘛~我来告诉你! 其实这个问题挺复杂! 先说结论,再解释为什么。 结论就是——县里确实拿不出钱来给民营企业补偿。 但是,县里可以给你提供矿山,免费让你开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任何一笔财政支出都是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的,这个县政府也不可能例外。 所以一开始你要做的是,弄清楚这笔资金的支出程序是什么样的。然后我们一步步倒推,来看看这笔钱为什么到不了企业的手里。
根据视频中县长办公室秘书的介绍,这笔资金是由县里的发改局上报至州里审批,再由州里下拨至县里实施。 那么问题就变成,为什么州里没有拨付这笔钱给你呢? 是州政府没钱吗? 不是。据该秘书介绍,县里申请的资金总额达10亿元之多。
那么理由是什么呢? 根据视频中县长个人的说法,因为要建水库、道路等等,州里每年的资金预算只有2亿多(后来经其他知友提醒,应该是2.83亿,详见评论),所以钱不够。 要建设基础设施嘛……也是,这年头还想着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GDP增长的地方政府还真不多。 但问题是你县里的相关部门在上报项目的时候也没这么狮子大开口啊~ 根据当地企业提供的资料,这个项目申报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总投资5.34亿元,其中申请补助资金2.79亿元。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比很多民营企业的资产都要多了~ 你说说,就你这固定资产规模,你上马一个项目,当地能不管吗?肯定要亲自过问啊! 项目上马了,财政资金跟着就来了呗~多简单的事儿。
可是,到了视频里县长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却变成了这样: 因为要建水库……这话好像就是说资金已经报上去了,但是批下来能不能够还不一定呢。而且这口气好像还是对下说的,而不是对上级请示之后的回复。 那问题来了,县长说的是事实吗? 这个项目真的上报了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项目真的报了上去,并且已经通过了省级部门的审核,那么县级部门肯定早早地就要和企业对接具体的补偿方案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县里连个方案都没有出来,更别说讨论和执行了。
说到这里,你应该也就明白为什么县里没钱给企业了。 其实不仅是这个企业,其他的投资者也是一样,一旦县政府以这样的方式招商,结果基本都是一样的。 钱没到厂子里,投资却实实在在增加了。
县发展和改革局是县政府组成部门,正科级,加挂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县粮食局、县商务局、县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牌子。县发展和改革局归口管理县国家投资项目审计中心、县物资储备公司。
县发展和改局负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和县委有关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发展和改革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牵头组织统一规划体系建设,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实施和完善工作,统筹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与全县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工作。组织研究、拟定经济政策;研究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建议;综合研究并提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及产业技术政策、价格政策;协调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重要措施,研究分析国内外、省内外、州内外经济形势,跟踪研判经济安全等风险隐患,提出相应措施。统筹各项政策实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三)研究分析全县及国内外、省内外、州内外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情况,承担预测监测、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全县经济运行重大问题,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组织拟订有关重要开发区和新区的总体规划,研究拟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以及有关政策。
(四)提出全县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结构和措施,负责全口径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牵头编制全县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重点对口支援总体规划、规划并组织实施。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和申报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落实国家、省、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全县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
(五)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全县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统筹全县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平衡。研究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审批、审核重大基础设建设项目,提出重要矿产资源保障的政策措施,参与编制水资源平衡与节约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重点水源工程、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及矿产资源勘察规划。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拟订对外开放的中长期规划、重要措施和有关体制改革的方案,提出推进投融资制度和市场体系改革的建议。研究安排中央、省、州预算内和县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等建设和社会事业、农林牧区的重点投资项目以及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研究提出民间资金投资方向,核准重大项目和利用外资项目。引导民间资金用于投资建设。
(七)负责全县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拟定全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旅游、民政等社会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重要措施,参与拟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等规划和政策。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提出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
(八)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的统筹实施。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开发利用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实施县级规划内及有关重点节能减排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能源规划建设管理。研究提出能源消费控制目标的措施和建设,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
(九)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农村经济、扶贫开发、经济协作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组织拟订相关战略、规划和措施,统筹推进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
(十)贯彻国家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的法律法规;拟订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管理县级粮食和物资储备;组织实施省级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和物资仓储管理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承担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行政执法相关工作;承担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牵头工作、粮食流通行业管理、全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及全县粮食流通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