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开股市?
1、增加财政税收,稳定GDP增长 中国是个资金紧缺的国家,每年需要拿出数万亿的资金进行社会福利保障和建设,在现有经济基础上,中国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这两个板块在未来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那么税收来源就只剩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和关税了。虽然我国的个税也征收得比较厉害,但是那只是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中产阶级基本不缴纳个人所得税),想从民间收集大量资金难度很大。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征收的,股市要想有所发展,必须尽可能多地吸引个人投资者进入,只有个人投资者的资金不断流入,才有可能使企业获得的收益得到大幅增加,最终达到多缴税的目的。所以放开资本市场就是政府出于增财税目的的一种政策选择。 当然,政府通过股市征收到的巨额税款并不会全部用于民生或公益建设项目上,一部分会被政府用来作为建设资金,另一部分则会转化为政府的流动性管理需求,即成为政府的现金储备。这些增加的货币总量会因居民持有的股票数量和交易次数而自然地被分散到各个居民户手中,不会产生集中的“逆循环”现象——居民拿钱去买债券或存银行并不是政府为了增税而刻意引导的行为,而是出于居民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安排,因此这种再分配方式是最为自然的。
2、改变居民财富结构,应对通货膨胀 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纸币发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贬值效应(尽管这个效应非常微弱);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无风险利率也会不断地上升。既然纸币会贬值,利率会上升,那么存在银行里的存款收益就会不断减少——你的钱放着没钱赚,别人拿着同样的钱却能买到更多东西,你必然不愿意,于是你会想办法让这笔钱动起来,要么拿来买国债,要么拿来买股票或者基金,当然最好的方式是组合投资,把风险分摊,这样既能保证一定的收益,又能降低波动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衡资产组合。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资本供给严重不足的国家来说,让民众把钱从储蓄存款账户上拿出来购买证券资产,尤其是那些能提供较高风险的证券品种,无疑是一种很有效的财富再分配措施,能够较好地满足民众的财富保值愿望从而应对潜在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