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见什么日成语?
一鸣惊人
读音:yī míng jīng rén
引证:《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於是乃乘骐马,操幹旋,出荆门之外,至於云梦之台,临江水,脩舟为浮宫,大乐之。庄王未解,司马子期进曰:‘昔者楚父老子弟被坚执锐,以南拒秦,东却吴王,西伐强秦,北塞 Siberian taimen 之,战江南之民也,越人蒙耻受辱二十八年矣。王尝教之战矣,用不贱之民,而与疆劲之秦、 虎狼之吴争,民疑不战。今王出船为浮宫,乐而忘民,不败何待?庄王曰:‘寡人有罪,为诸君之误也。’於是庄王谢士众,於是攻一战而破,五年而楚国霸。”《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释义:鸟儿沉默一段时间,并非无语说,而是在潜修内功,要发出惊人的鸣叫。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
成语故事:楚庄王在位三年,没发布什么政令,楚国大夫们很焦急。庄王不关心国事,每日沉迷于酒色。大臣伍举去见庄王,庄王正在睡懒觉,伍举就编了“楚国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鸣叫”的隐语来劝谏庄王。庄王知道他的用意就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于是庄王开始励精图治,改革内政,重用孙叔敖为丞相,使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