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行中属什么?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这五个要素被称为“五材”,也被称为“五行”。五材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相克使五材维持平衡。五行说也影响了中医。
传统医学中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以五行属性和规律来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木属肝,在五行为厥阴,在方位为东,在时为春、为风,在气为条达,在志为怒,在体为筋,在窍为目等。把人体组织器官和自然界事物归纳为五大类,既五种属性,认为这五类或五种属性的事物在功能上有相生相克的联系,构成一个功能协调的有机整体。
五脏的关系是通过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表明的,所谓相克关系,是相反相成,互相制约之意,而不是互相残杀;所谓相生关系,是承顺资生之意。
相生者,言上以承下;相克者,下以平上。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有度,生克有节,使人体维持阴阳平衡的动态,功能协调正常的生理现象。若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相生太过亢极,或生化无力,则致耗气伤精,损物败气,功能衰弱,甚至竭绝;相克太过、乘侮无制,则使盛则亢害,暴用伤折,功能过强,乃至竭绝。这些都是人体遭受疾病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因此,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是说明五脏之间生理上协同制约的关系,病理上因果传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