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碳行业何去何从?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占6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1.54亿吨标煤,约占全球煤炭总消耗量的32%)。 其次,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储存量越来越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煤炭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2788亿元,比上年下降5%。根据《国家能源战略》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到60%以下;到2030年,该比例下降到50%。 最后,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大量的小煤矿被关停。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至2018年间,全国煤矿数量由14000多个减少至5656个。 基于上述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将加强对于煤炭行业的调控管理,一方面继续关停小煤矿,另一方面鼓励大集团、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产业集中度提升的同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 从长期来看,煤炭行业发展方向必然是减量置换绿色高效发展。这也就意味着落后产能将被淘汰,优质高效的生产企业和项目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遇。 对于整个煤炭行业来说,优胜劣汰是永恒的主题,行业整合也在一步步深化。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或将进一步被压缩。 那么,在行业变革面前,中小企业应如何破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转变观念,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过去,不少企业发展依靠的是胆量和魄力,现在则需要转变发展理念,走高质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从单纯追求规模向质量和效益同时发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转变。
第二,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布局智能矿山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为传统行业注入了新动能。面对新时代的要求,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降低能耗提升效率,实现绿色安全发展。
第三,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做好风险管控。合规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当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弱,资金紧张,若再因违法违规经营加剧资金压力,则势必雪上加霜。强化合规意识,做好内控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