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代表什么生肖?
《诗经·大雅·云汉》中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百姓如野鹿,五纬如悬珠”之语,描写天象变幻无常,灾异层出不穷,人神共怨,天地不仁。 《尔雅·释木》中也有相似的文字记载——“桦木,树高百尺,大则中空,小则坚密。” 唐·李贤等注引三国魏·王肃说曰——
此谓松柏为百木之长。其大者,枝叶茂盛,中空有节;其小者,指爪坚硬,纹理细微。故以配夫妇之道,而云‘如琴’、‘如瑟’也。
又引晋·郭璞注—— (松)叶细长,有刺如锥,可作琴瑟。(柏)叶圆而光润,质柔而韧,直而上卷,若螺旋状。木材色白,质轻且坚,可作器具。
可见无论是作为建筑材料的松柏,还是作为乐器制作的桦木,都是木中良材。
至于“宛如”,应该是指像乐器制作那样精密雕琢的木材,在建筑或者其他器物上精雕细琢,刻画花纹,做出美丽的形状。这样材质的树木或者加工成型的木板,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所以用这样的文字来比喻形容妻子貌美也是切合实际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录生肖的文献是《诗经》。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沈炯创作了《十二属相诗》,这是首用十二生肖写成的十二属相诗,后来在唐朝、宋朝、元朝、清朝都有相应的记载。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把十二生肖用于记年,以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生肖和地支及年号相关,每年为一种生肖的流年。十二生肖除了纪年和年号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代表某个年支(地支而非天干)出生人的性格,例如猴年所生人,就具有猴的性格,以此类推。十二生肖被赋予各种文化内涵和传流习俗。
龙,中国古代神话中一种有鳞有须,能腾云驾雾的形象,是祥瑞之物。而生肖属龙的人,就代表着有如“龙”一般的性格和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四象之一的东方之神,象征有旺盛精力,兼具威猛与祥和的和谐本质。龙是天子的象征,代表着尊贵和至高无上的权利。中国人普遍认为龙有腾云驾雾、上天入海、出神入化、通天彻地的本领。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通常把中国龙、东方龙来界定与区别西方神话故事中邪恶之龙。龙被视为四灵之长。生肖属龙人的一生中充满变数和离奇,时而困顿,时而顺利,人生往往充满起伏与起伏,而如何应对人生的起伏跌宕则是作为生肖龙的人一生要面临的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