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反手撕是什么意思?
正手攻球是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技术,几乎所有的进攻型技术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所以学习好该技术至关重要! 正手攻球在比赛中使用频率最高、实用性最强,且易于掌握和开展,应作为初学羽毛球的入门项目。 技术动作:
首先,准备起跳。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身体中心落在两脚之间,膝微屈;
其次,后腿蹬地,前腿提膝伸髋,上体右转,同时拍子由后向前划弧。注意转体要充分,不要只转向一侧。此时身体重心的位置最低。(如图所示)
当身体转到合适的位置时开始发球,这是最正确的时间。如果过早起跳,就容易出现失误或者不能给对手造成有力的打击。而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再想发力,就为时已晚。无论是正胶还是反胶,击球的发力过程都是差不多的。
最后,在最佳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爆发力量,将球打出。 在整个发力过程中,身体的转动是一直持续下去的,并不是完成一个“点”的动作。
反手撕拉的定义
反手撕拉是一种相对主动的反手技术,一般在落点、旋转相对一般,弧线不太长的情况下使用。发力特点为向前向下击球,击球点在身体的最为正中间,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有突然性。落点尽量以对手的正手位空档为主,能给对手制造很大威胁,是一种很重要的反手衔接技术。
基本的反手撕拉技术,是反手加转上旋的制造技术,击球的速度不如一般的反手快撕,但旋转略强,落点更开阔,因此对手也更难站位和发力,而站位的不舒服,造成下一板衔接质量的下降,自然会给我们创造更好的得分机会。所以基本的反手撕拉技术更适合于在相持中创造得分的机会,是衔接技术中从无威胁到有威胁再到得分的转换技术。
反手撕拉的技术要领
击球前引拍到正手位,击球时上臂带动前臂,由大到小的发力。同时,重心要及时调整,要始终保持身体的平衡。击球时,前臂向左前方移动,拍面要垂直于来球,用球拍的中上部触球的中上部摩擦。在击球时前臂带动前臂内旋同时带动手腕内收,尽量在来球下降期击球,这样才能增加击球时拍面击球的向心力,更好地处理来球。注意:击球时,要以向前挥拍为主,以身体重心带动击球,击球时大臂要稍向后回收并发力,带动小臂发力,切记不可发力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