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五行是什么意思?

扶洁婧扶洁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山,在五行的归类里有两个,一个是土行,还有一个就是艮(gèn)卦。 《说文》里写道: “山,土之聚也”; 《周易·说卦传》中也提到山:“艮,止也。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山属于土行的范畴。 但是古人把山又分在了艮卦的下面。 原因是古人用后天八卦来推测天气,发现天气如果处于少阳相火、老阳纯火的状态,往往会有干旱出现——这种情况属乾宫,所以叫乾为日,也为燥; 如果处于少阴相水和老阴纯水状态的时候,往往会多雨成灾——这种情况属坤宫,所以叫坤为云雨。 这二者都属于外在的表现,是象法。

而山居中间,不动,不湿,也不干,保持中正的态度,这种内在的精神就是艮。 所以《易》经里提到山大多是艮的意思。 后来,这个观念就传承下来了,一直到现在。 我们在看地图的时候也会发现,地形图一般是以丘陵为主,而不是高山峻岭。 因为真正的高山,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并不大。 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丘陵,它像一个手掌一样,可以覆盖很大一片区域。 另外,我们现在的节气也是根据农历推算的。而农历是按照月亮盈亏圆缺变化规律的,也就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时间单位的,一个循环叫做朔望月,平均算下来为29.53天。

而二十四节气则是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每个节气的开始都是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一个节点上,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是北回归线或者南回归线。也就是说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月相周期里,也有一个类似的现象,那就是每个月月初和新月初一,月亮都处在“新月”或“凹月”的状态,看起来就像没有月亮一样,这种时候属于“朔”;每月月末最后一天称为“晦”,这一天月相像圆盘一样。 而“惊蛰”“清明”“谷雨”等节气大多发生在这一期间,所以从气象物候上来看,山五行属艮土是有道理的。

丛漫曼丛漫曼优质答主

山的五行属土。在五行为土的山、水、木、火、金五类自然物象中,山是最顽强、最稳定、最强大、最尊贵、最有威严的一类,古人认为其主宰五类物象而为万物之主,被称为“五材”(材即“才”,指物象的功能)之首:“水、火、金、木、土,谷:谓之五材;五材,三极,所凭也。三极谓天地人。五材为天地人所职也,职等,而土为万物之元首,土有天下大,故曰五材,非比三极。”(郑玄注释《礼记》引《月令》注疏)。这里说的五类物象,是古人文解宇宙、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事物的依据。

山有“不与世推移”、“处浊不污”、“巍然独立,卓乎不群”的君子风度。“临高远望四顾,威风萧萧焉,天风四起焉,威仪翼翼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确乎,其不可拔也”、“高峻安正”(《管子》)。“山陵巍巍焉,侵云峨峨焉,木茂本深,美哉山乎!草木畅茂,民之所托,美哉山乎!上有甲卒,下有弦伍,战则克,攻则取,美哉山乎!”(《说文通训定声》引孔子语)。“夫山者,万民之所持。天下是非,是非不可虚,虚则动,动则乱,乱则穷。故君者所以持虚动非,定一世也。山有石仞,有溪谷,有原陵,有碓井,有树艺,是故山有财用也,所以慈惠天下也。故君之所以执威持势而御下之人也”,“上圣观名号,察法象,以知凶险之山”(《管子》)。“山者,天地之骨也,无骨则不能动矣”,山是龙的骨胳,“骨强乃盛”。“骨法”好,就有生气,就亨通兴旺发达,“如骨露脉见,又无缠护,定是废墟”(《宅法》引《玉尺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