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失败谁之过?
1、刘国梁,绝对的大锅。作为运动员,拿了一个大满贯(除奥运会外),作为教练,没有拿到两连冠,而且把主力队员带崩了。这就是罪过了吧。另外,在运动员时期,技术已经全面到极点,但是偏偏不加入旋转,这就让后来的运动员可以轻易学习到这种技术,从而提高整体水平。最终的结果就是现在乒乓球越来越趋于同质化,没有很强的个体特征。
2、中国乒乓球队。集体的荣耀和失利都是集体承担后果。不过不得不说,现在的国乒队伍中,老队员确实心态不好,缺乏胜败的决心,年轻队员又没有能挑大梁的,所以是青黄不接么?男队许昕/马龙这个组合是不是该退役一个了,女队陈梦/孙颖莎是不是该让另一个上去了。总之感觉现在中国队就是在吃老本。吃完了这碗饭,以后的乒乓球就看外地人的了。
3、日本队。终于看到有别的国家队能和国乒队掰手腕了。水谷/林高远的出现对于男队来说是一针强心剂,虽然女队是伊藤美诚/孙颖莎。以后的主旋律就是中日对抗赛了,期待中!
4、伊藤美诚/孙颖莎这两个人真是绝配啊,一个以命相搏,不怕你狠,一个以柔克刚,化发于无形。希望这两个能一直保持高水平状态至东京;希望海产和张怡宁再世,来一个内战内行吧。
兵乓球失败谁之过
中国乒协之所以能举办一系列的乒超联赛,完全建立在男女队在国际乒坛长期处于霸主地位的现实基础之上。而男女队战绩彪炳,很大程度上又源于乒超联赛的“保驾护航”。可以想象,倘若国球在国际乒坛一败涂地,国内乒超联赛的生存环境必受重创。
世乒赛接连遭遇滑铁卢,无论是中国乒协还是国家队,理应深刻检讨自身管理机制是否存有漏洞。当然,正如刘国梁说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并非是万能的,他们并非能够解决乒坛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有些问题还是需要我们管理者和乒协来解决的吧。”
中国乒协此次在总结世乒赛时,似乎将所有责任推到了刘国梁等教练组成员之上,认为成绩难以令国人满意主要是教练组成员未“尽职尽责”。此说法一出,立刻掀起轩然大波,被舆论解读为“甩锅教练组”、“不懂球的胖子”。
按照《中国乒乓球协会本队教练员管理监督规定》(下称《规定》),教练组未对运动员进行严格的思想教育、业务管理和生活约束而造成其思想涣散、作风粗鲁以及训练和比赛成绩下降,中国乒协将视情节轻重对教练组采取包括“内部通报批评”在内的相应处罚措施。
但具体来看,国乒在世乒赛上的滑铁卢,一方面固然在于教练组成员的临场指挥缺乏变通性和应激性,另一方面则在于长期依靠的“一哥”马龙、丁宁等人的竞技状态以及抗压能都出现大幅滑坡。
刘国梁等教练组成员,在世乒赛前的确对“大梦初醒”的伊藤美诚足够重视。包括马龙、樊振东等人的备战策略上,都强调要重点备战伊藤美诚,尤其加强了接发球的训练。可惜,训练效果在比赛中并未能完全体现,“一哥们”依旧在与伊藤美诚的直接对话中难求一胜,伊藤美诚也成为近一年来国乒的最大苦主。
此一时彼一时,国乒在世乒赛上的战绩不理想,并不意味着未来也不会称霸乒坛。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就在于“一切皆有可能”,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技战术水平有着很大的起伏空间。中国乒协会长刘国梁,以及教练组团队,需要做的是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统筹规划国乒的训练备战。
刘国梁近日就透露,国家队接下来会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队内竞争机制、教练组人员结构以及男女队训练备战的思路等都会更加市场化。此番改革若能顺利完成,将有利于根除制约国乒发展的“思想顽疾”,有利于让教练组乃至运动员以一种更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日常备战中,提高在赛场上的表现力和抗压能力。
国乒在世乒赛上的遗憾,并非什么“灭顶之灾”,乒坛内部乃至广大球迷都期待中国乒协以及国家队能在接下来的备战中越办越好。期待中国乒坛出现更多“00后”的扛鼎者不断涌现,而不是一味指望着以许昕、丁宁为代表的“85后”,以及马龙等“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