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和五行怎么相对应?

阎孝骞阎孝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生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也相应地划分成五个系统:

肝属于木,心属于火,脾属于土,肺属于金,肾属于水。同时,每个脏腑都有它的生理功能,如: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 肺主气司呼吸,又主皮毛; 脾主运化,又主升清; 胃主受纳,又主降浊; …… 而中医理论中又有“肝肾同源”、“心脾同病”等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五行之中,除了土居中央外,其它的每行都有一个对应的脏器,而土行对应的是脾土,它既不负生克之功,又没有阴阳之分。于是,中医理论中便出现了“土为万物之母”的说法。

而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有些疾病也往往出现涉及多个脏器的特征,如感冒常常伴有咳嗽,胃痛常常伴有胸闷,感冒发热常伴恶心、食欲差等等。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了。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就是指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有其发生的根源。

在五行当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所谓“五行相济”。这就是说任何一行都具有生发的作用,这种生发的作用是可以由虚致实,或由实致虚的。

比如:木性舒展,具有生发作用,而当肝气不舒时,木失条达,就可以累及脾胃,出现腹胀、厌食等症状;火性炎上,具有向上生长的特性,当心火炽盛时,可以通过血热毒盛侵扰小肠,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土爱万物,具有承载、生化之性,但当脾土虚弱时,则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就会降低,人就会出现乏力、消瘦的症状;金性坚凝,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当肺气不足时,肺主肃降的功能就会下降,进而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可出现大便稀烂、完谷不化的症状;水生木,具有滋养、濡养的功效,当肾气不足时,肾中元气亏虚,就可导致脾土失运,出现大便溏泄的症状。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有时往往会伴有全身性的症状。这就符合“五行相克”的理论。 五行相克是指行之间的克制与被克制的关系。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调节情志,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才可以不得病或者尽量少生病。

岳花曦岳花曦优质答主

五脏和五行的对应关系是:

心与火相类;肝与木相类;脾与土相类;肺与金相类;肾与水相类。《尚书·洪范》篇论五礼,将五礼配五行。嘉礼为和亲之礼,和合如火,配南方、为赤色,主管嘉礼的是大宗伯;宾礼为宾客相见之礼,和敬如木,配东方、为青色,主管宾礼的是行人;军礼为征伐之礼,和齐如金,配西方、为白色,主管军礼的是司马;凶礼为哀悯之礼,和除如水,配北方、为黑色,主凶礼的是太常;吉礼为祭祀之礼,和肃如土,配中央、为黄色,主吉礼的是大司徒。

1、以五行配五方。 东方属木,其位在东,主生发; 北方属水,其位在北,主冬; 西方属金(白),其位在西,主杀到; 南方属火(赤),其位在南,主炎热; 中央属土(黄),其位在中。

2、以五行配四季,即春夏秋冬,由木、火、金、水所配,而土配于夏季; 以木、火、金、水、土,配五季,即孟春、仲春、季春、孟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土配季夏,而其他四行(木、火、金、水)各配三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