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少小微企业数量?
2018年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快0.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61.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企业的调查户数同比减少4.9%,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8.8% 。
在制造业中,有51个行业中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小于民营企业,其中28个行业是民营企业收入增幅高于国有企业收入增幅两倍以上,这说明大多数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实际上是在提升的。所以国家层面一直在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这个原因,促进市场竞争。
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确实很多。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到2015年底,全国共有中小微企业2097.79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73%。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1318.34万户,占比62.98%,而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企业只有779.45万户,仅占37.02%。
当然这2000多万的统计口径跟现在可能有点差别。 除了这种统计上的“多数派”外,我们生活中还能看到大量的个体户,这些人因为规模小、人数少的缘故,往往无法进行登记注册,成为隐形的创业者,这些隐形创业者的存在也是非常明确的。
2019年,我国共有小微市场主体1.14亿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总量的97.95%,提供了85%的就业岗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之一,更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我国仍有60%的中小微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抑制问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供应链金融可以很好将现代金融和实体经济供应链融合,从而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由于目前供应链金融缺乏权威的官方数据,因此用市场化的数据进行分析代替。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行业的第三方参与方主要有银行、核心企业、物流企业、金融科技机构、供应链协作企业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末,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全国性银行已有41家,省级银行有7家,供应链服务公司或金融科技公司合计有61家。可见参与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但整体增长速度较快。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机构有多种,但银行仍处于主导地位。从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银行机构分类规模来看,国有大行有6家,股份行有12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民营银行10家。
由于供应链金融在目前的政策支持下发展态势火热,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该领域。由于不同机构在参与供应链金融是的优势存在差异,因此将进行业务差异化发展,未来各种不同类型的参与机构将融合合作,构建供应链金融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