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BA体测都过不了?

尉迟嘉佳尉迟嘉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亮身份,本人运动健将 体能素质还算可以(当然跟高水平运动员比还是有差距的) 但CBA的体测项目真没啥人都能过的,甚至说十人中能有一两个合格的就不错了。 CBA的体测主要测试的是速度、弹跳、力量、柔韧和耐力五方面的体质基础。其中速度分50米跑和60m×10往返跑;弹跳分站立摸高和助跑摸高;力量分俯卧撑和深蹲起立;柔韧分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耐力分1000m跑和800m抗阻力跑。每项评分标准都相当详细,满分100分,80分为合格。

就以我接触到的许多职业球员来讲,大多数人在体能素质上就只达到了业余水平。很多职业队在冬训期间也会加强体能训练,但提升空间非常大。就拿爆发力来说,优秀运动员大多能轻松做到4次以上摸高,有的能达到7次、8次,而普通选手往往只能做2-3次。这种身体素质的差距并非一天所致,往往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我们再看CBA的体测成绩。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运动员各项指标都能达到优秀标准,但这个优秀标准的建立是在大量取样基础上得出的,事实上优秀运动员的占比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而且我认为这些数据仍有夸大,不少运动员其实达不到这个水准。 在我练习体育的年代(2000年—2009年间),我们队里大部分人是基层球队选拔上来的,素质普遍不高。能够把五项基本素质都练到良好水平的不到一半,多数人都只有两项甚至一项能达到良好。到了联赛阶段,这种差距就会被放大。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名职业球员的体能素质相当于业余选手的70%,那么10个职业球员的体能素质就相当于7个业余选手的体能素质。也就是说,在比赛中,这名职业球员通过努力,能提高自己20%的水平,而这7个业余选手通过刻苦训练可能也只能提高10%的水平,最终这个职业球员组就能远远超过那个业余选手组了....(是不是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但事实就是这样) 所以每次看到网上有人质疑某知名球员比赛状态不佳,发挥严重下滑的时候,我都会下意识觉得这货就是实力不行,没有耐心等他了。

甘同彤甘同彤优质答主

体测不合格这个问题的实质有两个,第一CBA的体测究竟严不严格,第二CBA的体测有没有必要这么卡。

第一个问题,体测是否严格,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里说的严格,我指的是执行度严格,而不是测试的标准严格。很多人拿美国NBA的体测结果来和CBA对比,这本身在基数上是不公平的。所以用严格的体测来质疑这些CBA球员,逻辑上也不通。举个例子,我参加一次小学数学考试,满分,然后我参加一次大学数学考试,不及格,能说明大学那个考试更严格么,不能,关键是在于我参加两次测试的准备度和重视度。其实NBA的体测标准也不低,我们CBA球员很多的项目都和NBA的水平是持平的,CBA球员在力量和反应上是并不逊色于NBA球员的,但是在耐力素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纵跳测试,也就是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状态下的肌肉输出功率上是有差距的。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可以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得比较快的项目。那么我们和NBA球员的真正差距到底在哪?我们很多的CBA球员,包括其他项目的中国运动员的差距就在于无氧磷酸原供能状态和无氧糖酵解供能状态的混合能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快速力量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真正考察一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不是他能卧推多重,也不是他能跑多快,而是在完成70%极限负荷的卧推后马上完成一次百米冲刺,也就是快速力量。我们和NBA球员,和欧美运动员,和美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差距不在体测中那么大,而是体现在场上的对抗中,对抗的能力更多的不是耐力的对抗,耐力是可以均等的,而是力量速度的对抗,也就是快速力量,这点才是CBA球员需要提高的,而体测恰恰不是为了测试快速力量的。

而且CBA的体测本身在项目上也不是那么多,也不是特别难,而是在执行度上存在各种问题。体测在执行度的不严格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体测本身是个应试考试,而很多俱乐部在这方面并不重视,也不提前进行系统训练,或者训练不系统,也有的是训练了,效果也不明显,毕竟距离体测时间也比较近,想在训练后期大负荷提高某个方面的能力,需要很强的计划性,不是那么容易提高。所以很多俱乐部就走后门了(有俱乐部领导参与,有体育局领导参与,有篮协官员参与),这种走后门在圈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大家都差不多,你不过,大家都不过。我估计只有你们的体育局不给篮协送礼,或者篮协要价高你们没拿得出,所以你们才过不了(开玩笑,不过说这句话估计也不是没道理)。

2、还有一个不严格体现在,体测虽然有成绩限制,但是过了就行,不过大家的成绩都差不多。而体测的目的其实不是说让大家及格就行,而是鼓励大家不断提高成绩,达到更高的成绩水平。虽然大家都有意无意的说中国球员普遍太胖,身体素质差,但实际上在体测中,大部分项目的成绩水平不高,很多的CBA球员其实是有实力提高成绩的,毕竟大部分的CBA球员在体测前一周还是正常打CBA比赛的,平时的训练水平也应该是在90%以上。如果体测不考虑大家关系,而是统一高标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测完,估计很多俱乐部也过不了这么多人。但是CBA目前的环境,如果真按篮协体测标准这么来,很多CBA球员连新赛季都不能打,甚至很多俱乐部连完整的阵容都没办法凑齐了,毕竟目前CBA大部分俱乐部的青训都不健全,一线队和二三线队的衔接都很不好。

其实体测应该更严格,高标准严要求,多举办,比如每年至少两次,成绩优秀者应该给予物质和声誉上的奖励(毕竟体测对球员提高身体素质有好处,而且也能避免某些球员太胖)。

第二个问题,CBA的体测有没有必要这么卡?

答案是很有必要。这是CBA职业联盟在发展规范中的一环,一个组织的发展必须有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而体测合格,可以确保大家处在同一个身体素质的水平上,不至于出现某些球员太胖影响了CBA的声誉和竞技水平。虽然体测成绩和场上比赛成绩没太大关系,毕竟影响场上成绩的因素比较多,比如技战术,经验,配合等等,一个高的体测成绩和场上高的竞技成绩也没必然关系,但是一个高的体测成绩是保障你拥有更好的身体,更好避免受伤和拥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