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从五行是什么?
五行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循环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在《尚书·洪范》中记载了箕子向周王讲授五行原理的片段,这是中国人认识世界五元素说来源的最权威记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熟悉了阴阳、刑德等概念并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同时开始了用五行说解释天象、气候的变化,如《吕氏春秋》中就有很多以五行解释天文地理的记载。
战国末期,齐国诞生了邹衍这一伟大的思想家。他把五行看作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并把五行的属性形象地概括为“五德”,分别为: “土”:象征宁静与稳定; “金”:象征刚健与锐利; “水”:象征滋润与灵动; “木”:象征生发与成长; “火”:象征光明与温暖。 在邹衍看来,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相生相克关系中。他提出“五德始终”的说法,认为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具有“生”“克”“乘”“侮”四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并以此来说明天下万事万物的盛衰兴亡,这在逻辑上是非常完备自洽的。 我们可以把“辰时”理解为:充满生命力的太阳升起,万物因此受到生命的滋养而蓬勃生长。此时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一天中“阴阳交接”的时间点——所以古人将这个时间点命名为“辰时”。 我们现在所学的公历日期其实就是西方传过来的,他们按照一年当中12个月里每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运行轨迹来划分,一个月里每天都可以对应一个拉丁字母,这样每个月30天的日历就可以用英文缩写表示出来。 比如一月一日就是“Jan.1st",二月二是“Feb.2nd”,如此等等。 但是中国不是,我们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轨迹为依据制定日历的。由于冬至这一天,太阳位于南回归线,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白昼最短的一天,所以冬至之后,白昼一天天变长,再过半月,便是“小寒”“大雪”,一年之中太阳最“远”的一天到来了——“大寒”!
此后,白昼一天比一天多,阴雨冰雪纷纷退散,阳光温和地普照大地,这是一个“阳气”逐渐增强的过程。到了“惊蛰”,气温上升,春雷滚滚,大地开始解冻,动物们苏醒过来;到了春分,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由赤道向北移动,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夏至这天,太阳到达北回归线,白天最长的一天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