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十二生肖代表什么?
“杨”字的繁体字写作“楊”,由“木”“昜”组成。 “木”指树木、树枝;“昜”本义是指“太阳出来”,引申为“明亮”。因此“杨”的意思就是把阳光洒在树梢上。《诗经》中有“杲杲日出,扬尔芬兮”的诗句,说的就是早晨的阳光普照大地、草木茂盛的样子。 动物世界也是这样,只有天亮时它们才安全地展开活动。所以“杨”暗含的意义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即将到来,光明即将照亮世间万物。
12生肖中第一个是鼠,最后一个为猪,中间包含了一天的24个小时。将“杨”字分成“木”“昜”两部分,每个部分分别代表一个时辰,即子(午夜至凌晨一点)丑(凌晨一点至三点)寅(凌晨三点至五点)卯(凌晨五点至七点)辰(上午七点至九点)巳(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午(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未(下午一点至三点)申(下午三点至五点)酉(下午五点至七点)戌(晚上七点至九点)亥(晚上九点至十一点)。这样每一个生肖都可以和“杨”字相对应了。如子时出生的肖鼠者,恰如“杨”之“木”部所蕴含的象,表示此时像树木一样吸收营养,以供一天的活动之用;而午后出生的肖鸡者,恰如“杨”之“昜”部所蕴含的象,意味着旭日西沉,光明渐弱,就像傍晚的夕阳,渐渐坠入西山之下。
在十二生肖里,生肖兔又称“卯兔”。由于十二地支中的“卯”所代表的一个时辰,正是日月交会相叠的黎明时分,此时,月相十分圆满灿烂,古代人们便联想到月中有玉兔,把十二生肖中的“兔”称为“卯兔”。
玉兔是神话故事中嫦娥身边所眷恋的生灵。传说中,月亮里有一对蟾蜍与玉兔。吴刚是西河人,醉心于仙道,不下功夫,被玉皇大帝贬到月亮里砍桂树。这棵桂树立在月亮中央的广寒宫前,叫做“月桂”或“仙桂”。此树高达500丈,吴刚一斧砍下去,斧声刚落,被砍的一边就愈合,因此,大桂树永远砍不断,吴刚只能一直砍下去。后来,他便在月宫中过起了仙人生活,有兔与蟾蜍相伴。吴刚虽成仙,但不自由,在这寂寞的广寒宫中,只有玉兔为伴。
玉兔被人们称作“玉”兔,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月宫的无限遐想。自古以来,就有“银蟾”、“玉蟾”、“金蟾”、“蟾宫”等称谓。我国民间,常将蟾蜍制成工艺品,取名曰“金蟾玉兔”,并认为在室内放置此物,“可聚财,避灾,招来平安,财源滚滚”。据古籍记载,玉兔有三耳,能知千里外的声音。它长生不老,陪伴着嫦娥,成为她的美丽象征。玉兔通晓天地沧桑,知晓天机灵犀,所以有“玉兔知机”的说法。玉兔在蟾蜍中间行走,如履平地,它还能变化,有时如燕一般飞翔。
玉兔为嫦娥之伴,给寂寞的嫦娥以慰藉,她的纯真、善良、温顺,也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祈望。玉兔的传说,使人类获得了对生命的关爱,使人们能够更加珍重感情,更加心怀善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