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厨房怎么建?
厨房在祠堂中多以偏房形式出现,一般有灶有缸,也有炊具和餐具等。
灶一般是一大三小四口锅,是祠堂祭祖等活动时烹饪祭品和宴客用的,平日不做祠堂之事,则不能使用这厨房。有句俗话“没份点灯,没份烧香”,意思就是说不是族中成员的人,不能点祠堂中的灯、烧祠堂中的灶。
缸通常是用来贮存水和米以及酒等的。因为祠堂一般不是处在居民区,用水、用米、用酒都不方便,所以得贮备。这些缸一般都很大,用坚实的岩石凿成,有的还有多个小眼眼,做成连环缸,以备贮存不同之物。由于石缸较重,也为了使用方便,一般就在厨房里放置,有如现代家庭中的储藏室。
厨房的炊具和餐具,一般不用时是放在橱柜中。用时拿出来,用完则清洗干挣后再放到橱柜中。族人之间互相是不能私自动用的。有的祭祀活动频繁的祠堂厨房,平时也有专人管理,有祭祀活动就不用另外准备,会方便一些。
有的祠堂没有单独设厨房,而是在祠堂偏房一隅设有灶头,以贮存水、米和酒的缸相伴,亦做祠堂炊煮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