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五行是什么意思?

后婷诗后婷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八字学术中,天干地支都各有五行的属性。 其中,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每个字都有阴阳五行的属性。比如“一”是阳土,“二”是阴土。“子”是阳水,“丑”是阴水等等。 古人观察到,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每个季节各持续三个月(72天)。因此把一年的时间分成四部分,每部分七十二天,分别以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来命名,称为“四时”。

在四时里,春天来临,万物生发,称为“少阳”。夏天炎热,万物茂盛,称为“太阳”。秋天寒凉,万物渐衰,称为“少阴”。冬天严寒,万物蛰伏,称为“太阴”。在这四季的更替中,每一个季节又包含两个阶段。在春季,从立春到春分,大地回暖,草木发芽,这个过程叫“少阳相火”。在夏季,从立夏到大暑,阳气炽盛,草木茂盛的过程叫“太阳之水”。在秋季,立秋到寒露,阳气渐消,草木凋零的过程叫做“少阴之金”。在冬季,立冬到大寒,阴盛阳微,万物潜藏的过程称作“太阴之水”。所以,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人的身体状况与自然界的变化是一致的。

在判断人体的体质时,往往结合季节给予诊断性的提示。例如:春天容易上火的人,属于“少阳三焦”体质。夏天容易中暑的人,属于“太阳膀胱”体质。秋风萧瑟,易伤人体阴气的,属于“少阴肺胃”体质。冬天手脚不温,怕冷的人,属于“太阴肾脾”的体质等。。。 而冬至一阳生,大寒阴气尽,从立春开始,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回归农历的正月,人们开始新的生活。在这个轮回之中,自然界的阴阳消长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而每年的冬至、大寒,便是这个循环的开始和终结。

都业茜都业茜优质答主

一般来讲,从时间的角度,古人把宇宙万物分成三才:天、地、人,然后再把天、地、人分为五份,分别用金、木、水、火、土表示,每一份叫一气,合起来就叫五行了(《尚书洪范》)。五行的每一行又都有其不同的属性,比如五行与五方、五时、五色、五脏等等都是一一对应的。冬月五行所包含的内容,要远远的大于现代人所理解的,一个月份或者是一个季节的这么一个含义。

冬字上面两点代表冰花,冬月五行冰花的出现,是在天地交泰初成的时候。就是冬季阳气开始慢慢增长,当阳气上升至半空的时候,气温下降,地上的水蒸气就遇冷而结成了冰花。冰花是阳来而刚萌生之象,它孕育于地下,见之于地上高空,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象。

月字上面的一勾就是初生的初月之象,一勾残月象缺,就是阳来而未旺之象,说明月已残缺,但其阳仍在,有“否极泰来”之象。

五行,说明冬月是一个五行之气交融平衡的大好时期,是一个天地交泰,五行融会贯通,万物阴阳平衡的大好时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