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怎么计提成本?
1、生产环节 按正常工序,以工时或产量为基数计算,比如: 原材料费=(材料消耗定额-废品损耗)*实际产量; 单位生产成本=原材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用/(1-成品利用率) 以上公式中,“其它直接费用”包括:企业管理费等不能算入生产成本的费用。 “成品利用率”指产品完工率,即完工程度。如果产品只完成了50%的工序,那么, 半成品的成本=(材料消耗定额-废品损耗)×2; 单位生产成本=原材料费+人工费和“其它直接费用”÷(1-50%) 对于缝制工序而言,通常用“件”来计算产量,而用“米”或“斤”来计量料耗。在计算生产工序时,需要先根据物料消耗定额和工时分配合理的用量,确定每件的物料成本。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加工成本、管理成本和税费等,就能得出每件商品的出厂价格。
2、采购环节 在新商品未入库前,采购人员需要掌握所购物品的名称、数量、单价、总额以及供应商情况等信息,并填制相应表格。 成本核算的流程如下所示: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得出每种物资的采购成本。然后再相加,就可得到所有物资的总采购成本。 最后,将总采购成本除以全部采购量,就得到了该批物资的平均采购价格,这也相当于我们在零售店购买商品时所看的货品标签上的零售价。
实际工作中,对于品种繁多、规格不一的在产品企业,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金额虽然不大,也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将生产费用直接计人产成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产品数量极少,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小、各月发生装产品成本不大且可以直接确定的生产企业,如服装企业。具体方法如下:
服装企业一般为单步骤生产,可以不设“生产成本”账户,直接在“库存商品”账户核算服装生产耗费的产成品成本。每月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各要素费用,先通过“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账户归集,月末分配后,结转入“库存商品”账户核算,同时结转库存商品成本,将完工产品的生产耗费从库存商品账户转移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即“库存商品——服装”账户月末无余额。
采用这种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企业,该企业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不多亦不重要,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但是,不利于月末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在产品数量虽大但月末在产品成本不大,以及在产品成本变动不大,且原材料在其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的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