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狼藉是什么生肖?
“名誉”的“誉”通假字为“畜”,指牛羊等家养动物;而“声”则通假字为“笙”,本义指“管乐器”。《周易·中孚》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其中“鸣鹤”和“好爵”都是比喻“名誉”和“声望”的意思。 “声名狼藉”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纣王之时,弃国而去,饿死在首阳山,天下称之,谓‘贞士’。后世圣贤流传其名。此其人积仁德而成,不务声名,故天下称其名为‘贞士’。” 其中“贞士”就是“德行高尚的人”,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积仁德而成”。但“贞士”的名气(声望)却非常糟糕,被后世视作耻辱。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伯夷是商周朝代变迁时期的孤忠,属于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二是因为他拒绝在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出兵,还因为周武王灭掉商朝后,他愤而出走;三是因为他死后,殷商旧民表示“哀哉!贞士!”并“作诗思念”他。
从这三个原因不难看出,造成“贞士”名声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反叛行为,即所谓“以暴力臣武王”。 其实,把“声名狼藉”中的“声”理解为“声明”“名声”的时候,常常使用“臭名昭著”“臭名远扬”来表示某人做下很多恶事,以致于他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如雷贯耳。这种用法的“声”同样也通假字为“笙”。 比如秦越人因为给杀人犯魏无忌诊病而被诬陷,流落在燕国,后来凭借高超的医术获得了“医圣”的称号,成为“杏林春满”的象征。可就是这么一个让后人敬仰的“医者仁术”的典范,却因给魏太子诊病而被牵连受到惩处,可见“医者仁心”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相反倒是像秦越人这样有良知的医者因为拒绝介入权谋之争而“名声臭了”,反而沦为刑徒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啊!
另外再顺便说一下,古人在谈到自己的名字时常用“臭名”这个词自谦。 唐代韩愈就说过:“吾子何名?姓韩而已。以姓为名,世所贱称,臭名小子,无伤也。”(《答李翊书》)这里所谓的“臭名”无疑也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