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怎么排序?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历来众多学者、民间人士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但是结论却是千差万别、众说纷争。现在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另一种说法认为源于古代的星象学。 这两种说法虽然分歧较大 但是都承认一个事实——我国古代民间确实存在过“十二辰”或“十二月建”的历法。
这种将月亮圆缺变化分为十二部分的“月建”历,以月球圆缺一次的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或31天,闰年再加一天,与现在的公历历法基本一致。 按照这一历法推算,每年农历初一新的朔月出现的时候,夜晚的天空中就会升起一轮新月。这时的太阳和月亮位于东西两个相对的位置上(东为太阳升起位置,西为日落位置),而它们的排列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在北方天空中最明亮的那颗北斗七星由东向西移动,每天的日升月落都有特定的星象作伴。
这样,每天观测到太阳和月球所在的方位,以及它们旁边的星辰,就可确定当时的月份。 月相变化交替为一个循环之后,又重新回到初一时出现的朔月,此时太阳和月亮再次位于东方。如此循环往复,一月一循环。 这种用日升月落判断时间的方法,与现在的日历相差无几,只不过使用的计量单位不同——现代使用24小时制记录时间,古人使用的是“时序”的概念,他们把一夜分为12个时段,每小时分为四个“时辰”,每个时辰合今之两个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太阳升起的时间比月亮早50分钟,为了匹配这一时间差,人们把每个时辰分做前半段和后半段,每半夜11时至次日1时,称为子时,半小时为一更,一夜共五更。 子夜时分,当太阳升起,月亮落下之时,正是“寅卯”时辰,此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开始苏醒,动物出洞活动,人也开始一天的活动。寅卯时辰也称为平旦,是一天里第一个时辰。随着旭日东升,阳光越来越强,气温也逐渐升高,正午时分达到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直至夕阳西下,月亮升起,开始另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