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阳台是哪?
“阳台”这个名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齐书·高逸传》曰:“王敬则杀褚渊,谢超宗为文颂美,世谓超宗‘阳台士’。”其中的“阳台”即指今之湖南武陵山区的桃花源。 到了唐代,诗人笔下的“阳台”大多指的是现在重庆的巫山一带了,因为唐人常以“高唐”“巫山云雨”来比喻男女欢情。最有名的是李商隐的这首《竹里馆》: “潇洒阴森竹里馆,焉得并植君家院?双珠不如一曲尘光,凤凰巢上霜华结;吴王台下玉盘龙,往古来今兴丧穷。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 这首诗中的“竹里馆”其实是在现在的四川渠县,而诗里的“君家”则是著名的望帝蜀王杜宇(亦称“杜鹃鸟”或“子鹃”)的宫殿所在。至于“吴王台”和“舞盘龙”的故事就更熟悉了——那是关于春秋时楚怀王的传说。
总之呢,从唐朝中后期开始,随着长江上游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往往把长江三峡以及巫山、巴东等地区的所有山川都统称为“阳台”了。这既是地理区域的泛化,也是心理感受上的放大。所以才有了元稹《江楼月》一诗中那句极有情趣的话——“故园归去千里外,明月来时相同伴”——故乡在千里之外,但家乡的那轮明月却永远是江楼上那对愁绪满怀的人儿的最好陪伴…… 这也就是所谓“阳台”的原初含义吧,不过这种原初的含义已经逐渐淹没在历史之中,不为人所知晓了。